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广东湛江徐闻县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6-09-09 浏览次数:11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    )

    A . 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 . 南至上海 C . 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 .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
  • 2.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

    A . 唐太宗 B . 武则天 C . 唐高宗 D . 唐玄宗
  • 3.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 . 政治清明 B . 经济繁荣 C . 对外开放 D . 交通发达
  • 4. 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

    A . 朝鲜 B . 日本 C . 大食 D . 波斯
  • 5. 小小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 B . 重视人才的培养 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 . 创立科举制度
  • 6. (2016七下·甘谷期中) 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7. (2016七下·甘谷期中)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 . 都护府 B . 市舶司 C . 宣政院 D . 理藩院
  • 8.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与唐朝友好相处的少数民族是:(    )

    A . 突厥 B . 吐蕃 C . 回纥 D . 靺鞨
  • 9. 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

    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10.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1.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 12.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

    A . 郡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丞相制 D . 军机处
  • 13. 下列有关于隋唐两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都实行三省六部制 B . 都出现过盛世局面 C . 都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D . 都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 14. 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 B . C . D .
  • 15. (2016七下·甘谷期中)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 16. 在下列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夜市上小吃很多 B . 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 . “瓦子”里上演京剧 D . 百姓过中秋节
  • 17.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 谢和耐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 18.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 .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 郑和七下西洋 D . 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19.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 20. 宋夏、宋辽和议的共同点是( )

    A . 辽、夏向宋称臣 B . 北宋割地求和 C .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 .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 21. 李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 22.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   )

    A . 友人送他部《红楼梦》 B . 去江南贩运棉花 C . 经运河到杭州游玩 D . 在大都勾栏瓦子中看《窦娥冤》
  • 23.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 . 唐朝中后期 B . 五代十国时期 C . 北宋时期 D . 南宋时期
  • 24. 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 . 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 .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 .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二、<b >综合题</b>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4. (4) 根据材料二,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二: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 (2) 归纳材料一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

    3. (3) 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

    4. (4) 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 (5)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