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7-08-18 浏览次数:8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二、<b >连线题</b>
  • 30. 把下面人物与作品连接起来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三、<b >综合题</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1. (1) 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 (2) 唐代的殿试是从哪个统治者开始的?

    3. (3) 你认为科举制选官有什么好处?

  • 32.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 (1) 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2. (2) 该活动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3. (3) 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

    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是出土的火药,我国发明火药是朝。

    2. (2) 图二是北宋杰出的发明家,他的名字是,他的主要发明是

    3. (3) 图二人物的发明与图一所使用印刷工具相比,其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两图所体现的印刷技术哪个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请说明理由。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6年,清政府送给英国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嘉庆皇帝颁布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

    1. (1) 结合材料谈谈清政府此时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2. (2) 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这一政策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借鉴或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