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7-02-23 浏览次数:7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高一下·高青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 B . 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C . 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IIIB族含有32种金属元素 D . 第IA族(除H)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 3. YBa2Cu8Ox(Y为钇元素)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 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钇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ⅢB族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Y和 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D . 中子数为39
  •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B . HCl的电子式 C . CO2的结构式  O=C=O D .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原子614C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发生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

    ③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④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16O218O3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 . B . C . ②⑤ D .
  • 7. (2016高一下·重庆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 第七周期第0族 B . 第六周期ⅡA族 C . 第八周期第ⅠA族 D . 第七周期第ⅦA族
  • 8. (2016高一下·右玉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 . Mg(OH)2碱性比Ca(OH)2 C .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 . 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0,则X在第3周期第ⅡA族
  • 9. 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 .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 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D . 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 10.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 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 .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 . 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 D . 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 11. (2016高一下·吉林期中)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
    A .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 .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 .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 . 稀有气体元素
  • 12. 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2+)、c(Cu2+)均减小 B . 原电池工作时,Cu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 . 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 D .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 13. 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完全不正确的组合是(   )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

    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

    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

    ④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

    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

    A . ②③⑥ B . ②③④ C . ④⑤⑥ D . ①③⑤
  • 14. (2016高一下·彭州期中) 能说明非金属性Cl>S的是(   )

    ①达到稳定结构时,氯原子只需要1个电子,而硫原子需要2个电子

    ②氯的含氧酸比硫的含氧酸的酸性强③还原性S2>Cl

    ④稳定性HCl>H2S⑤酸性HCl>H2S⑥H2S+Cl2=S↓+2HCl

    ⑦2Fe+3Cl2 2FeCl3 Fe+S FeS

    ⑧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下反应,而硫与H2加热下才反应.

    A . 全部 B . ②③④⑥ C . ③④⑥⑦⑧ D . ③④⑤⑥⑦⑧
  • 15. 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

    ③2s内物质A与B的平均速率满足:2v(A)=v(B)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 H2S和Na2O2 B . H2O2和CaF2 C . NH3和N2 D . HNO3和HClO
  • 17. 根据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主要化合价

    最高价

    +2

    +1

    +5

    +7

    +1

    +5

    +3

    最低价

    ﹣2

    ﹣3

    ﹣1

    ﹣3

    A . 元素④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不一定都为HRO3 B . 元素③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只有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Al(OH)3反应 C . 元素①与元素②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 . 元素⑤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简单离子中最大的
  • 18. (2016高一下·彭州期中)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 . 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中有氢键 C . 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 . 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 19.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

    将两块相同的铜片分别加入浓度均为2mol/L的硫酸和硝酸中,观察反应的难易程度

    B

    验证Cu、Fe的还原性强弱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C

    验证Br、I非金属性强弱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D

    验证Mg、Al的金属性强弱

    在Mg(OH)2、Al(OH)3中分别加入稀氨水,观察沉淀能否溶解

    A . B . C . D . D
  • 20. (2016高一下·济南期末) 有M,N,P,Q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M,N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M极为负极

    ②P,Q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P→导线→Q

    ③M,P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 , P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N,Q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Q极发生氧化反应,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M>N>P>Q B . P>M>N>Q C . N>Q>P>M D . M>P>Q>N
  • 21. (2016高一下·简阳月考) 如图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e

    A . 元素b位于Ⅵ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 . 五种元素中,元素e的性质最稳定 C . 元素c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d D . 元素c和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e
  • 22. 科学家己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型(如图所示),分子中每个氮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92kJ热量,断裂1mol键N≡N吸收946kJ热量,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206 kJ能量 B . N4是一种比N2更稳定的分子 C .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40 kJ能量 D . N4与N2之间不是同素异形体关系
  • 23.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SO2做喷泉实验 B . 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 . 验证NH3易溶于水 D . 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
  • 24. 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下来的,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D一定是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C强 B . C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显强酸性 C . B的氢化物是以分子形式存在,且某些分子间存在氢键 D . E的原子序数一定是A的5倍,且原子半径比A大
  • 25. (2016高一下·简阳月考) 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1 , 含有硝酸的浓度为1mol•L1 , 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A . 89.6 mL B . 112 mL C . 168 mL D . 224 mL
二、<b >填空题</b>
  • 26.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1. (1) 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写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可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直接化合生成一种盐,该元素是
    2. (2) ④、⑤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写离子符号).
    3. (3) 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填化学式).
    4. (4) ③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为形,③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比⑧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沸点(填“高”或“低”),原因是
    5. (5) 元素的非金属性:① ⑦(填“>”或“<”).
    6. (6) 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它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选用硫酸、盐酸、CaCO3、Na2SO4溶液、Na2SiO3溶液中某些试剂,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根据图1回答:

    1. (1) 写出选用物质为:A,C
    2. (2) 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有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明显的不足,你认为不足之处为

      根据图2回答:

    4. (4) 根据乙同学的实验原理可推测氯、溴、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
    5. (5) B处的实验现象是
    6. (6) 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 (7) 有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设计也有明显的不足,你认为不足之处为
  • 28.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试管中液面高度如图A、B、C所示.

    1. (1)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 , 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实验二中装置D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D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3) 实验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颜色加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E装置的溶液充满集气瓶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9. 化学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密切相关,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各种各样的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电源的问题:

    1. (1)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 . 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 . 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甲烷在负极被氧化 D .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2. (2)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 . 甲池中的阳离子向乙池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3. (3) 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一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氢一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都可表示为2H2+O2=2H2O.酸式氢一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酸,放电时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将(填“增强”、“减弱”、“不变”).

    4. (4)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 (5) 用高铁酸钾和锌制成的高铁碱性电池,能储存比普通碱性电池多50%的电能,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 , 则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30.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 (1) 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 (2) d、e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0.10mol该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 (3) 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 , 向盛有10mL1mol/L 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图2:

      ①在m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在10mL1mol/L R溶液中改加20mLl.2mol/L 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