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107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C .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2.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 号”是静止的(   )

    A . 酒泉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 “神舟十一号”飞船 C .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 . 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 3.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真空中能传声 B .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 .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 . “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 . 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 6. (2017·湘潭模拟)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 7. 科学家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 .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 . 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 .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 . 黑布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 8. 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 . 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C . 医用酒精擦拭来消毒 D . 放在沸水中煮
  • 9.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樟脑丸逐渐变小 B . 河水结冰 C . 露珠的形成 D . “雾凇”的形成
  • 10. (2016八上·龙陵期中)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 11. 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17八上·巨野期中)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 . 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D .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 13. (2016八上·济源期中)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 蜡烛的正立像 B . 蜡烛的倒立像 C . 三角形光斑 D . 圆形光斑
  • 14.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 . 不反射光 B . 能折射光 C . 发生镜面反射 D . 发生漫反射
  • 15. 某同学在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后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下面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A . 需要器材:刻度尺,平面镜、相同的两只蜡烛,白纸 B . 将蜡烛逐渐靠近镜面,观察到像也逐渐靠近镜面 C . 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 . 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来总结规律
二、<b >填空题</b>
三、<b >作图与实验题</b>
  • 22. 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要求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 23. 如图所示,是一束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α.

  • 24.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
    3. (3) 所测路程为 m.
    4. (4) 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保留两位小数)
  • 25. 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
    2. (2) 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 (3) 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关系;
    4. (4) 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5. (5) 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6) 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选填“M”或“N”)
  • 26.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 (1) 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2. (2) 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四、<b >计算题</b>
  • 27.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 (1) 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 (2) 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