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冒中学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6-11-29 浏览次数:79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频率 C . 响度 D . 音调及响度
  • 2. 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迎面走来的行人 B . 路旁的树木 C . 小红骑的自行车 D .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 3. (2016八上·七星关期中)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 4. “滴水成冰”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熔化和凝固 D . 液化
  • 5.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 . 汽化放热 B . 汽化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熔化吸热
  • 6.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 7. (2016八·酒泉月考)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 一层霜 D .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 8.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 .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 .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 .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二、<b >填空题</b>
  • 9.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很小.
  • 10. 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快或慢).
  • 11. (2016八上·伊滨期中)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 12. 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液体汽化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3.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 14. 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
  • 15. 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的.
三、<b >实验探究题</b>
  • 16. (2017八上·金华期中)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是 cm.

  • 17.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①.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为:

    A.取出温度计                        

    B.估测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D.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E.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②.如图甲和乙中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和℃.

  • 18.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

    1. (1) 2s﹣5s内,小车处于状态;
    2. (2) 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 19. (2016八上·东营期中)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 (2) 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 (3) 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字母).
      A . 水蒸气 B . 小水珠
    4. (4) 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 20. (2017·泰兴模拟) 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 (1) 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 (2) 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3. (3) 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21. 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同学们作出了如下四种猜想:①液体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气流的快慢;④液体种类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①“②”“③“④”)探究方法采用了

四、<b >计算题</b>
  • 22. 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安装的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
    1. (1) 声呐发出的是声波.
    2. (2) 计算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 23.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2km.求:
    1. (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24. 一列火车长200米,已知它用2小时行驶了144千米,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合多少米/秒?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1.6千米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花多长时间?(写出具体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