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17-01-06 浏览次数:6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 7.2m=7.2×100=720cm B . 7.2m=7.2m×100=720cm C . 7.2m=7.2×100cm=720cm D . 7.2m=7.2m×100cm=720cm
  • 2. 小明想要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A . 刻度尺  停表 B . 千分尺    天平 C . 量筒  天平 D . 量筒   温度计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 . 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 . 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D . 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 4. (2016八上·莆田期中)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 关着的车门
  • 5. 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正在启动的汽车 B .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 被抛出的石块 D . 正在冲刺的运动员
  • 6. 在图中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7·营口模拟)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 8.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 . 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 . 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 . 大礼堂的墙壁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D .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 9.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 .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 .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 .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 10. 把一个电铃放入扣住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找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沿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我们会听到电铃的声音(   )
    A . 逐渐减小 B . 逐渐增大 C . 保持不变 D . 都有可能
  • 11.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萤火虫 C . 月亮 D . 霓虹灯
  • 12.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 B . 太阳躲在云层后面从云层缝隙中射出的光束 C .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 . 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
  • 13.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 .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 . 入射光线顺时针偏转,反射光线也顺时针偏转 D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 14.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
    A . 平面镜 B . 凹透镜 C . 凸透镜 D . 凹面镜
  • 15.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
    A .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B .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 . 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D .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 16.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7.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 .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 18. 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给手机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C . 冬天人们烤火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D . 摩擦生热,机械能发生了转移
  • 19. 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 .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 20.

    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


    A . 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 .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 . 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 . 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二、<b >填空题</b>
三、<b >解答题</b>
四、<b >实验探究题</b>
  • 29. 某学生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了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页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上述步骤(c)是错误的,应改为

  • 30.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 (2) 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 (3)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4. (4)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5. (5)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的大小.
    6. (6) 点燃竖立放置的蜡烛A,小聪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什么?
五、<b >计算题</b>
  • 31. 国产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灰太狼一直想抓住青青草原上的喜羊羊,可是喜羊羊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平时跑步练就的强健体魄一次次化险为夷,某次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