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7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A . 天平 B . 温度计 C . 刻度尺  D . 钟表
  • 2.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闪电 B . 萤火虫 C . 月亮 D . 霓虹灯
  • 3.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B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温度约为37℃ C .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D .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1km/h
  • 4. 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液化 C . 汽化 D . 升华
  • 5. (2016八上·九台期中) 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B . 小明 C . 岸边的树 D . 妈妈
  • 6.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 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 D .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 7. 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白云 B . 凉亭 C . 飞鸟 D . 水中的鱼
  • 8.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是水蒸气凝华在玻璃窗外表面形成的 B . “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形成的 C . “雾”是水蒸气液化在玻璃窗内表面形成的 D . “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在玻璃窗的外表面形成的
  • 9.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 . 水温度计 B . 水银温度计 C . 酒精温度计 D . 乙醚温度计
  • 10. 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
    A . 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B . 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C . 像大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D . 像大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
  •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 B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C . 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 . 彩虹就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 12. (2017八上·江津月考) 使用一根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正常         D . 无法比较
  • 13. 以下各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光斑 B . 镜中的脸谱 C . 露珠下的叶脉 D . 水中的倒影
  • 14.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它在第4s内的速度(   )
    A . 2.5m/s B . 20m/s C . 5m/s D . 8m/s
  • 15. 南极大陆常年冰天雪地,平均气温﹣25℃.小企鹅图图和胡胡的对话中,涉及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图:呵呵,感觉到空气中没有一点水蒸气,全凝固了 B . 胡胡:有水蒸气呀,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C . 图图:我认为温度太低,冰没法升华,只可能熔化 D . 胡胡:对对!如果气温能升到0℃就好了,那冰就一定能熔化了
二、<b >填空题</b>
  • 17. (2016八上·重庆期中)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

  • 18. 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采用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
  • 19.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热量,温度
  • 20. 如图1所示是常用温度计,读数是℃,如图2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1.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 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 22. 清晨,当我们刚刚看见太阳时,其实它还在地平线以下,这是光的形成的;在阳光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属于光的现象.
  • 23. 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三、<b >计算题</b>
  • 24. 右图为小新乘坐的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s?合多少m/s?

  • 25. 按要求解答。
    1. (1) 2016年中秋之夜发射的天宫二号和地面距离s大约393km,若以光速c=3×108m/s向地面发送信息,大约需要的时间t是多少秒?
    2. (2) 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高铁实验速度达到了605km/h,打破了世界纪录,因此中国高铁速度有望再翻倍,若以此速度运行,在天宫二号把信息发送到地面所需的时间t秒内,CIT500型高铁可运行多少m?
四、<b >综合题</b>
  • 26. 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前ABCD的像ABCD的像A′B′CD′(标明A′B′C′D′).

  • 27. 如图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28. 如图所示温度计叫做,读数是℃.如果就拿此刻的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测出正常人的体温,理由是

  • 29. 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秒表、木块.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θ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 (3) 斜面倾角θ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选填“大”或“小”)
    4. (4) 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θ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选填“大”或“小”).
  • 30.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 (1) 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 (3) 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4. (4) 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热.
  • 31. 如图甲所示为洋洋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 (1) 在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后,洋洋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急剧上升,可能的原因是
    2. (2) 在读取温度的过程中,洋洋的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洋洋的错误之处:
    3. (3) 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洋洋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 (4) 洋洋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5. (5) 洋洋发现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思考加盖子的目的是
  • 32.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ON垂直于镜面.

    1. (1) 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等于∠i,说明
    2. (2) 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 (3) 课后,小明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 3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

    1. (1) 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2.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 (3) 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4. (4) 如图2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