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B卷

日期: 2024-06-16 高一上学期物理

选择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A、 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 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 竖直向下的直线
C、 无规则的曲线
D、 抛物线
试题详情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 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C、 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D、 将长木板右端垫高,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长木板A静止于水平面上,质量m=1.0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静置于长木板最左端。已知小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现对小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 当F=2N时,小铁块能与长木板一起运动
B、 当F=4N时,小铁块在静止的长木板上滑动
C、 当F=5N时,小铁块与长木板发生相对滑动
D、 当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长木板的加速度也一直增大
试题详情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bcde是四段平滑链接的路面,一辆用轻绳悬挂小球的小车静止在起点,轻推小车,小车可以冲上de路面。若所有摩擦均不计,且忽略小车在各衔接路段对小球的扰动,在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小车总是保持相对静止,那么轻绳与车顶垂直的阶段是(   )

A、 只有ab路面
B、 只有bc路面
C、 只有cd路面
D、 全程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足够长的木板B,物块叠放在长木板B上,一水平拉力作用在长木板上使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AB间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设木板B静止时右端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规定力的方向为正方向,木板B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位移为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B、 位移为时木板B的速度大小为
C、 位移为时木板B的速度大小为
D、 物块和木板B两物体在处开始相对滑动
试题详情
质量为3kg的物块,重力约30N,从5m高处下落,2s后静止在海绵上,如下图所示,上述涉及了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他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N、m、s
B、 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C、 海绵比物块形变更明显,物块对海绵的力大于海绵对物块的力
D、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轻质弹簧正上方O点处自由下落,A点为弹簧的原长处,B点为弹簧弹力和小球重力大小相等处,C点为小球能到达的最低处,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运动到A点速度最大
B、 小球运动到B点后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 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一直在做减速运动
D、 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加速度不断减小
试题详情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图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1 , 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2 , 则(  )

A、 N1>N2
B、 N1=N2
C、 N1<N2
D、 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物体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通过一根倾斜的轻绳连接,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拉物体A,经过一段时间,两物体的位移为、绳中的张力为;若用水平向右的恒力向右拉物体B,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两物体运动的位移为、绳中的张力为 , 则(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初速度滑上水平传送带的左端,最后恰好停在传送带右端,已知该过程中传送带一直保持静止不动,传送带两端水平间距为(n为整数)。在从左端算起的第k个s段(k为不为零的自然数,且),物块滑动时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以速度滑上传送带,则物块滑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为零
D、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以速度滑上传送带,则物块一定从传送带右端滑离传送带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置于B上,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冲,上冲过程中A与B保持相对静止,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

A、 因AB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相互间没有摩擦力
B、 木块A处于超重状态
C、 A的机械能不发生变化
D、 A对B做负功

多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木板做成两个倾角相同的斜面,斜面倾角 ,斜面长度为L=6.25m,滑块从一侧斜面的底端以初速度v0=10m/s滑上斜面,恰好越过最高点并从另一侧面滑下,g取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一质量为0.5 kg 的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t=0时刻,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其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4 m/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如图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的一幅图,小球从A点沿光滑轨道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另一侧最高点B,则B点(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A点的高度;若轨道仅CD部分光滑,小球仍从A点静止下滑,经过4秒达到斜面另一侧最高点B′,B′的高度是A点高度的 ,A到B′的总路程是2m,且已知小球在水平部分运动时间为1s,则C到D的距离是m.

试题详情
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试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其上面安装了两个相距为x的光电门,小车上的遮光板宽为d,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kg。实验步骤如下:

⑴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⑵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记录滑块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依次为 , 通过以上测量数据表示加速度a=

⑶请利用(2)步,计算出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⑷利用图像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⑸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图线不再是直线

B.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某粮库用电动机运粮。配重和电动机连接小车的缆绳均平行于斜坡,装满粮食的小车以速度v=2m/s沿倾角为的斜坡匀速上行,此时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车的拉力。关闭电动机后,小车又沿斜坡上行路程L到达卸粮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卸完粮后,给小车一个向下的初速度,小车沿斜坡刚好匀速下行。已知小车质量 , 车上粮食的质量 , 配重质量 , 重力加速度g取 ,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与车及车上粮食总重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配重始终未接触地面,不计缆绳重力。求: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紧靠放置着等厚的长木板B.C(未粘连),它们的质量均为M=2kg。在B木板的左端放置着质量为m=1kg的木块A(可视为质点)。A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开始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现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拉力F=6N,测得A在B.C上各滑行了1s后,从C的右端离开木板,求:木板B.C的长度

试题详情
质量为m=50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试题详情
别小看这么一台风车,可以说古人的智慧是满满的。当农民转动把柄,风扇叶向左吹风,顶槽漏下的谷子就被分为三类:A出口得到实谷,B出口得到半实的谷,C出口得到瘪谷。这样选谷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