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B卷

日期: 2024-06-15 高一上学期物理

选择题

试题详情
在“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x1、x2、x3、x4、x5、x6分别为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 从纸带上不可能求出计数点C对应的速率
C、 从纸带上可以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试题详情
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2kg且足够长平板车M,车上最右端放一质量为0.9kg的物块m,开始时M、m均静止。t=0时,车在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4s内物块m始终没有滑出小车,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物块m的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 要使物块m不会从车的左端滑出小车,小车的长度至少2m
C、 0~4s内,m与M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9.6J
D、 0~4s内,外力做功16J
试题详情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D、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试题详情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  ,第二段用时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理想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在定义重心和合力这两个物理概念时应用了理想物理模型法
D、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应用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试题详情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预计2022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若有轨电车进站的过程可近似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电车车头依次经过A、B、C三个位置,已知AB段长度为5m,BC段长度为4m,且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时间均为0.5s,则车头经过A点时电车的瞬时速度为(   )

A、 7m/s
B、 8m/s
C、 9m/s
D、 11m/s
试题详情
一颗子弹沿水平直线垂直穿过紧挨在一起的三块木板后速度刚好为零,设木板固定在地面上,子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1∶2∶3
B、 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板厚度之比为9∶4∶1
C、 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每块木板的时间之比为1∶1∶1
D、 若三块木板厚度相等,则子弹穿过每块木板的时间之比为()∶(-1)∶1
试题详情
在一次放风筝过程中,悬停在45m高处的风筝由于风筝线的突然断裂而下落.风筝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A、 1s
B、 2s
C、 3s
D、 9s
试题详情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利用直尺互测对方的反应时间。如图,被测者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0刻度处做捏尺的准备(不接触直尺),当看到合作方放手立即捏住直尺,结果小李和小王分别捏住两个刻度。若忽略空气阻力,利用可测算出反应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李比小王的反应时间短
B、 比较两次直尺被捏住前瞬间的速度大小,直尺被小李捏住前瞬间的速度比较小
C、 两位同学测量过程中直尺下落速度变化一样快
D、 若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原测算值要小
试题详情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是实验现象,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 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
C、 伽利略从实验得到结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D、 通过上百次实验,伽利略得到: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落,小球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多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 , 则(  )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已知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乙车在前。当甲车行驶到距离乙车时,乙车开始刹车,甲车司机发现后采取制动措施。从乙车刹车开始计时,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前内实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后实线平行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如图所示,两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为。下列关于两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 ,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短纸条,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贴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如图甲、乙、丙所示,则根据纸带的特点即可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图是该实验得到的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A、B、C、D、E、F为纸带上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其中计数点D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cm,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s,C点的速度大小为m/s。从计数点A到计数点E的过程中,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重要项目。比赛中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一冰壶被运动员推出的初速度大小为3.6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 , 求: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m 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试题详情
国产自主品牌哈弗汽车近年来技术进步明显,深受用户喜爱.汽车出厂前要经过各种严格的测试和研究,在一次汽车性能测试中,A、B两辆汽车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匀减速行驶,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不动.A车在前,初速度为v1 , 加速度大小为a1 , B车在后,初速度为v2 , 加速度大小为a2且已知v1<v2 , 但两车一直没有相遇,问A、B辆车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试题详情
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