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常温下探究燃烧的条件改进实验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①处白磷不燃烧②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 . 该实验只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 80℃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 . 对比①②两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 (1) 化学上“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
    2. (2) 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

      ①干冰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干冰是优良的制冷剂,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其原因是

      A.干冰是固体             

      B.干冰升华时吸热             

      C.干冰升华后无残留             

      D.干冰比空气重

    3. (3) 足球烯是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类物质,因形状像足球而得名,其化学式是(如图3)。

      ①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它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A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 (2) 实验B中,实验B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种原因即可)
    3. (3) 实验C中,打开K,观察到短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同时观察到纸花变红,此现象(填“能”或“不能”)得出“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如图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A、B、C均为金属单质,且C为红色,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氧化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 (1) C的化学式是
    2. (2) E的一种用途
    3. (3) A和B的金属活动性比较:AB(选填“>”或“<”或“=”)
    4. (4) 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其中“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 (1)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2.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写一种即可)。
    3. (3) 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4. (4) 《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新方法有助于减缓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 . 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会有银白色固体附着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D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实验室制取时,作为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4. (4)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天然气燃烧 B . 石蜡熔化 C . 葡萄酿酒 D . 铁生锈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2个氧原子——O2 B . 2个镁离子:2Mg+2 C . 2个氢分子——2H2 D . “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 1. (2024九上·裕华期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Ⅱ.中国前沿科技

    (4)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蔡旭哲、王浩泽、宋令东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Ⅲ.生产生活社会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物质能B. 汽油C. 风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