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上·三台期末) 美国两党中的官员往往以捐款的方式向自己的政党筹集经费,1883年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文官的工作与党派完全分开,无需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这些规定(     )
    A . 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B . 改变了三权分立体制结构 C . 确保了官员选拔公平公正 D .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 1. (2024高二上·三台期末) 两汉之际社会动荡,地方豪强为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把原来在军事上用于防御外族入侵的坞壁(又称坞堡)组织移植到民间,建立豪强坞壁,坞壁经济随之产生。坞壁内部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的武装组织,甚至代替了官方对基层民间的统治。这(     )
    A . 是政府对官僚集团妥协的产物 B . 填补了动乱环境下的权力真空 C . 瓦解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 导致自给自足的经济逐渐破产
  • 1. (2024高二上·三台期末) 1950年8月,新中国派队参加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大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体育比赛;1963年11月,我国派出史上最大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从1960年到1964年,中日两国围棋代表团多次互访,相互交流。这些活动表明新中国(     )
    A . 联合周边反帝势力以对抗美苏 B . 意欲重构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C . 积极改善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 D . 已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糖是创造甜蜜,也是引发罪恶的世界性商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特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蔗糖开始作为压仓之物大批地从亚洲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继而出现专门运送蔗糖的商船,导致可供欧洲人挑选的蔗糖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18世纪之前蔗糖主要作为贵族奢侈品和药物使用,18世纪以来蔗糖变得越来越日常化、平民化。作为茶、咖啡、巧克力和酒精饮品的甜味剂,作为烘焙面包和制作水果甜点的原料之一,1850年之后,英国贫困阶层的蔗糖消费超过了富裕阶层。

    据《拉丁美洲史稿》记载:“由于欧洲市场上对糖的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可以获得巨利,王室便设法予以推广……至十八世纪末,新西班牙地区的产糖量已达到二万五千吨,其中的三分之二出口。”

    ——摘编自马江伟等《论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对欧洲制糖业的影响》

    材料二   糖是中世纪贵族盛宴上的珍稀“白金”;是用来炫耀权力和财富的神秘香料;是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神药”。同样,它也是压迫非洲奴隶的罪魁祸首;是破坏环境、引起政治争端的关键因素;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元凶……它就是改变世界体系运转的枢纽,象征着甜蜜与权力。

    ——摘编自(英)尼尔·巴特利《糖的暗黑历史》

    1. (1)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市场对糖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2. (2)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以“甜蜜与罪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 1.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20世纪50年代的陕西某村,年轻男女被组织起来演唱戏剧。传统曲目《王宝钏与薛平贵》《白蛇传》经重新阐释后,传达出对婚姻自由的支持;1956年,歌颂机械化成就的新式戏剧《不能走那条路》备受欢迎。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 B . 文艺创作围绕爱情展开 C . 农村实现全面机械化 D . 文艺创作贴合时代需求
  • 1.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以下为唐朝天宝(742-756)至大历(766-779)年间某地户籍资料所见民户受田情况统计表(数量单位:亩),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合计

    应受

    已受

    未受

    永业田

    口分田

    园宅地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应受

    已受

    未受

    61户

    8469

    2886

    5584

    1720

    1524

    196

    6610

    1298

    5312

    118

    44

    74

    已受或未受数与应受数之比(%)

    -

    33.8

    66.2

    -

    88.6

    11.4

    -

    19.6

    80.4

    -

    37

    63

    A . 政府弱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 赋税征收主要依据田亩多寡 C . 土地兼并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D . 赋税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 1. (2024高二上·广东月考) 19世纪70年代,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寄回总理衙门刊刻。日记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国之道、科学技术及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多为开明之举,却遭到国内守旧派的群起攻击。郭嵩焘黯然回国郁郁而终。当时,遭受攻击的官员不只他一人。这些现象说明(     )
    A . 中体西用思想遭到否定 B . 外交体制变革不合时宜 C . 近代中国转型面临阵痛 D . 东西文化之争不可调和
  • 1. (2024高三上·攀枝花模拟) 从12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通过巡回法庭派遣大法官和官员巡回各郡,检查地方法庭的工作情况,纠正不当的判决。巡回法庭不仅审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而且管理王室资产督查地方官吏、规制地方领主特权。巡回法庭的设置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 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 B . 国王权力不断强化 C . 教会的权威已经丧失 D . 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 1. (2024高三上·攀枝花模拟) 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密西西比河以东的五大印第安部落迁往联邦指定的地区。截至1875年,已有27万多印第安人被限制生活在100多个保留地内,划分明确的地理界线以此与白人隔离。这些措施(     )
    A . 激发了黑人奴隶的反抗 B . 促进印第安文明进一步发展 C . 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 . 暴露出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
  • 1. (2024高三上·攀枝花模拟) 濛溪河遗址位于四川资阳乐至县境内,距今5万至7万年左右,目前已发现的种子等植物化石有数万颗,还发现了疑似有加工痕迹的橡果、有刻划或者切割痕迹的动物骨骼、火烧过的种子和动物骨骼。据此可知,该遗址可用于研究(     )
    A . 仰韶时代的人类活动 B . 早期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C . 原始农业的生产情况 D . 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出现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