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在水平面内,将大小为60N的力F分解为F1和F2 , 其中F1的方向与F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则(  )

    A . 时,有一个F1的值与它相对应 B . 时,F1的值是40N C . 时,只有一个F1的值与它相对应 D . 时,有两个F1的值与它相对应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如图为两个同等重量级队伍的拔河比赛场景,两支队伍通过一根水平且质量不计的绳子相互对抗。当双方相持不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队员受到绳的拉力小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B . 拔河绳对双方队伍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每队受到绳的拉力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当一支队伍突然增加力时,另一支队伍会立即被拉动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高的位置竖直向上以的速度抛出一枚网球,最后落回地面, ,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 . 网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B . 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6s C . 上升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上,下降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 D . 上升过程加速度不断减小,下降过程加速度不断增大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轻弹簧一端系一方木块,竖直悬挂时弹簧伸长了L,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拉做匀速运动时,弹簧伸长了0.2L,则木块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
    A . 0.1 B . 0.2 C . 0.4 D . 0.5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一根弹簧原长15cm,挂上重为G的重物时,伸长了Δx,稳定后下面再挂上重为的重物,弹簧又伸长了10cm。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5 N/m B . 25 N/m C . 50 N/m D . 250 N/m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

    1. (1) 他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具体操作是:把木板垫高后,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小桶且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内和其他阻力的影响。正确平衡摩擦力后,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次实验,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 (2) 实验时保持小桶及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3. (3) 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a-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4. (4) 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探究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能够始终满足m远远小于M(m为沙桶和沙的总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_________。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如图所示,三根细轻绳系于O点,其中OA绳另一端固定于A 点,OB绳的另一端与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为10kg的物体乙相连,OC绳的另一端悬挂质量m1为4kg的钩码甲。平衡时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OB绳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

    1. (1) 求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为多少;
    2. (2) 求乙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某同学周末在家大扫除,移动衣橱时,无论怎么推也推不动,于是他组装了一个装置,如图所示,两块相同木板可绕A处的环转动,两木板的另一端点B、C分别用薄木板顶住衣橱和墙角,该同学站在该装置的A处。若调整装置A点距地面的高时,B、C两点的间距 , B处衣橱恰好移动。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 忽略A处的摩擦,则此时衣橱受到该装置的水平推力为多少?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填F或F');
    2. (2)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
    3. (3) 实验时下列信息中需要标记或者记录的有(  )
    4. (4) 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丙所示,两个测力计M、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即α + β = 90°,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可采用的办法是(  )

  • 1. (2024高一上·越秀月考) 如图甲所示是斧子砍进木桩时的示意图,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斧子的剖面可视作顶角为θ的等腰三角形,若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与斧子的重力合计为F,则(  )

    A . 侧向分力F1、F2大小为 B . F越小,斧头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 C . 相同的力F,θ越大的斧子,越容易劈开木桩 D . 相同的力F,θ越小的斧子,越容易劈开木桩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