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1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可认为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此时木块A、B所受摩擦力分别记为fA和fB。则

    A . fB=4N B . fA的方向水平向左 C . fA=10N D . fB的方向水平向右
  • 1.  对于同一个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1. (1) 如图所示,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 ,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 ,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

      ①求一个粒子与器壁碰撞一次受到的冲量大小

      ②根据动量定理导出容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的关系(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2. (2)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标志”可以表示为为物理常量)。查阅资料还可得到下信息:

      第一,理想气体的模型为气体分子可视为质点,分子间除了相互碰撞外,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第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式为 , 式中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为常数;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第(1)问的信息完成证明: , 并求出的表达式。

  • 1. 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F=20N、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使物块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sin37º=0.60,cos37º=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 (1) 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
    2. (2) 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
    3. (3) 求2.0s内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x。
  •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先保持手指和钩码静止,感受套在手指上的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然后设法使钩码上下振动,手指保持静止感受橡皮筋对手指压力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钩码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 . 钩码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 . 钩码下降和上升过程,都不可能出现失重现象 D . 钩码由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 1.  物理实验一般都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1. (1)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通过测算得到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为V,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d =
    2. (2) 图为一条纸带,选其中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每隔4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测得各计数点A、B、C、D、E、F到O点间的距离分别为:OA=7.05cm,OB=14.73cm,OC=23.04cm,OD=31.99cm,OE=41.58cm,OF=51.78cm。已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数据计算打C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C =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认为桶和砂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力是有要求的,要求是桶和砂的总质量m比小车质量M小得多。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这么要求的理由。

  • 1. 沙尘暴和雾霾,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沙尘暴是通过强风的推动,将地面上大量的沙子和尘土吹起来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浑浊。

    根据流体力学知识,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可用f =kρ0Av2来表达,k为一系数,ρ0为空气密度,A为物体的截面积,v为物体的速度。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沙尘颗粒在静稳空气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请你定性在坐标系中画出沙尘颗粒下落过程的v-t图线;
    2. (2) 将沙尘颗粒近似为球形,沙尘颗粒密度为ρ,半径为r(球体积公式为)。

      a. 若沙尘颗粒在静稳空气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推导其下落过程趋近的最大速度vm与半径r的关系式;

      b. 结合上问结果说明地面附近形成扬沙天气的风速条件。

  • 1. 质量为的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到落地前的运动过程可以大致用如图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 , 由图像可以推测出(  )

    A . 打开降落伞时运动员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 B . 打开降落伞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小于 C . 0~9s内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 . 5~9s内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于
  • 1. 在某星球表面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把质量为m的小球P(可视为质点)从弹簧上端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小球的加速度a与弹簧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0和x0为已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小球向下运动至速度为零时所受弹簧弹力大小为ma0 B . 弹簧劲度系数为  C . 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ma0x0 D . 当弹簧压缩量为x0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a0x0
  • 1. 小明同学设计了风力测量仪可以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测量仪中有一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由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如图所示。若小球质量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求:

    1. (1) 金属丝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
    2. (2) 此时小球所受风力F的大小;
    3. (3) 将不同角度对应的风力标在刻度盘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风力,试说明小球所受风力的大小在圆弧上的刻度是否均匀分布。
  • 1.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 的风筝在细线和均匀风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模型的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已知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细线与风筝平面的夹角为 53°,风力与风筝平面垂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sin37° =0.6,cos379 =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线的拉力与风筝所受重力的夹角为 37° B . 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1.2mg C . 风力的大小为 1.6mg D . 若仅增大风力,则风筝仍能保持静止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