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以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1. (1) 把握前三艘船命名的规律,按此格式给第四艘船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2. (2)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前三艘船承载的历史事件,并说明三者联系。
    3. (3) 探索各艘船所承载的事件发展历程,对我国发展有何借鉴和启示?
  • 1. 共富示范,浙江新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努力打造“示范窗口”,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1. (1) 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以上两条共富路径中所蕴含的浙江智慧。
    2. (2) 任选其中一条路径,结合材料谈谈浙江如何践行共同富裕的示范性。
    3. (3) 共富未来·共享智慧。请你描绘中国未来的共富图景,并出谋划策,为实现这样的共富图景,你有何智慧分享。
  • 1. 有学者认为: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迭。”该观点的主旨是(   )
    A .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 . 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 .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 . 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 1.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 . 替皇帝起草诏令 B . 负责诏令的执行 C . 审核诏令内容 D . 负责监察百官
  • 1.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____,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A . 新质生产力 B . 村超 C . Sora D . 经济新常态
  • 1.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百年荣辱入青史,两制辉煌壮国魂

    ③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③①②
  • 1.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是从骑着三轮车推销文具、冰棒逐渐踏上创业之路的,生活简朴的他一双布鞋穿了很多年,被亲切地称为“布鞋老总”。为了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他一般不轻易辞退员工。送八宝粥给困难群众,为残疾人举办义卖活动,更大力度的捐款捐物,宗老总是心系人民,热心慈善公益。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 )

    ①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②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勤劳简朴的优良品质

    ④公民友善的价值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在“浙”里,安吉余村的“两山议事会”让村里的事村民决定;桐乡的“三治结合”让村里的事村民评判;象山西周镇的“村民说事”轻松化解村里矛盾纠纷。这体现了( )

    ①民主决策,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推进区域自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民主协商,推动社会民主建设

    ④实行村民自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 甬凉携手,山海情深。继“课程援凉”教育帮扶四川凉山以来,宁波在医疗帮扶和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援助凉山。自2021年10月凉山向宁波游客免费开放景区以来,至2023年6月,宁波人免费游凉山的景区从48家增至68家。以上措施有利于( )

    ①发挥宁波的人才技术优势

    ②形成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促进凉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④消除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场]

    [觉醒]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启蒙)

    65

    2

    科学社会主义

    1

    79

    文学

    39

    10

    俄国研究

    4

    41

    新诗

    140

    101

    国民革命

    0

    13

    小说

    34

    15

    世界革命

    0

    20

    [弘扬]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号召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1984年,社论文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中明确提出青年要富有创造精神,“必须认清历史发展潮流”“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

    -摘编自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该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这场爱国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 (3) 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分别阐述两次“纪念活动”的意义。
    4. (4) 五四运动对民族精神的升华有何影响?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