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创造了长征以来从没有过的战略主动。这关键在于遵义会议(     )
    A . 科学制定了党最低纲领 B . 确定了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C . 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D . 纠正了军事与组织的错误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1894年12月20日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这样一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评价的是
    A . 日本出兵朝鲜 B .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C . 黄海海战 D . 旅顺大屠杀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党的会议在党的建设历史上起了重大作用,与下图中④处对应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下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南昌起义

    中共创建了工农红军

    B

    井山冈会师

    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全面内战开始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B . 打击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C . 推翻了君主专制主义 D .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1919年6月12日,《晨报》一篇报道写道;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演成实事,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恐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这表明了五四运动时期(     )
    A . 学生是领导斗争的力量 B . 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C . 传播新思想是主要任务 D . 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福建学界曾致电北京政府:“青岛问题关系重大,凡我国民决不承认日主张,均应誓死力争,以为外交后盾,曹陆章卖国证据确凿,请协电政予重诛。”这份电文反映的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解放战争 C . 国民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强调:“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能体现洋务运动“制器为先”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
    A .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 民族革命,推翻清朝 D .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 1. (2025八上·恩平期末)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记

    时间

    事件

    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5年

    “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

    七七事变,标志着③

    1945年

    抗日战争结束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所对应的内容。

    材料二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全国各界人民纷纷投入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华北部分地区沦陷后,广大产业工人或参加八路军或建立自己的游击队,除此之外,工人积极生产,保证抗战物资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主要兵员来自农民……同时农民还是农副产品的生产者,为维持战时经济,坚持持久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支援抗战,华侨积极捐款献金,除了捐献财物以外,海外华侨还掀起了回国服务、参军参战的热潮。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力量为抗战作贡献。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并根据材料概括此次战役的特点。

    材料四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