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②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③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④《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①③④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指出:“临时政府成立以来,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由此可见,南京临时政府                                          (     )
    A . 已得到列强的支持 B .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 . 实现中国完全独立 D . 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民国初年,梁启超发文称:“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此语表明                (     )
    A . 民生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国民心理 B . 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局面 C . 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主流社会思潮 D .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在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则是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颓势”出现于                                    (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黄海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自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摘自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材料三: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摘自章开沅《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1. (1) 请列举材料二中袁世凯代替孙中山后倒行逆施的史实。
    2. (2) 请针对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 . 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    )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惧狼虎 满怀爱国情】

    材料一:

    1. (1) 根据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两位历史人物是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
    2. (2) 【前仆后继,立下强国志】

      材料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它们都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奋斗目标。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提倡西学,参照了西方的经验,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 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各阶层爱国行动呈现的特点。

    3. (3) 【榜样领航,践行报国心】

      材料三:武昌首义之后,黎元洪通电革命各省,要求速派代表赴鄂,在武汉筹组新的民国中央政府。武汉方面意见,受到来自江浙方面的强烈反对。对于新政府的领袖人选问题,有人推举黎元洪、有人推举黄兴,有人主张等待袁世凯反正。12月25日,在国外筹集革命资金的孙中山返回国内,短短几天后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3卷》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短短几天后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    )
  • 1. (2024八上·龙湾期中)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材料中“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历史事件是                                      (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