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 综合题
  • 1. (2018·青浦模拟)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I. 利用反应:6NO2 + 8NH3 7N2 + 12 H2O处理NO2

    II. 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NO2(g)+SO2(g) SO3(g)+NO(g) −Q  (Q>0) 。

    III.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 + 2H2(g) CH3OH(g) 。

    1. (1) 硫离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氨气分子的电子式为,氨气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者“非极性”)。
    2. (2) C、O、S、N这四种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d、其两两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3. (3) 对于I中的反应,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电子转移了1.2mol,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 =
    4. (4) 对于II中的反应,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NO2浓度保持不变


      c. NO2和SO3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 (5) 请写出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如果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6. (6) 对于III中的反应,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示。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简述选择此压强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