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0·太原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近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使用公历,而清朝仍以传统的夏历(农历)计岁。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命令内务部编纂了《中华民国元年新历书》。这本历书与旧历书相比,特点有三:一是新旧历并存;二是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三是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民国初期的政府公文也是阴阳历并用的。然而,阴阳历并行形成了历法问题上“二元社会”格局:社会上层(机关、学校、团体及报馆)主要用阳历,下层民众(商家、一般市民及广大农民)主要用阴历;阴历在社会上占主流,阳历仅为点缀。1923年《申报》发文评论道:“吾国自光复以来,首改正朔,无如社会习惯不易改变。名义上虽遵用阳历,而种种事实,仍依阴历行之。”

    ——摘编自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推行新历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新旧历并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