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

更新时间:2017-01-07 浏览次数:11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拇指指甲的长度约为1cm B . 人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为1s C . 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40℃ D . 人跑步的速度约为12m/s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 B . 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C . 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D . 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
  • 3.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运裁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在“长征二号”运裁火箭点火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长征二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 . 以“长征二号”为参照物,发射架是静止的 C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发射架是向上运动的 D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长征二号”是静止的
  • 4.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 .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 .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 .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 . 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 5.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 . 蝈蝈是靠翅膀高速振动摩擦发出声音的 D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 6. (2017八上·南宁月考)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 .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 7.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冰是晶体,熔点是0℃ B . 第10min时,试管内的物质为冰水混合物 C .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 8. 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镜花水月 C . 小孔成像 D . 水中荷花的倒影
  • 9. (2017·青山模拟)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 10. 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激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 . 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 . “虚拟车道”是光源
  • 11.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 12.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可能在生活中出现的是(   )
    A .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会出现小水珠 C . 有风时,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 13. 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都向东行驶,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C . P,Q两点的距离为8m D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二、<b >填空题</b>
  • 14.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如图甲、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传递

  • 15.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 (1) 请依次写出上文用“[]”括起来的文字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2. (2) 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16. 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现有甲、乙两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球与乙球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时间之比为3:2,则甲球与乙球的速度之比为
  • 17. (2016·朝阳模拟) 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运动的路程和秒表指针如图(指针未转过一周,每格表示1s),则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 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 1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一是;二是.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放置.

  • 19. 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卫生城市”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减弱噪声;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 Hz.

三、<b >作图与实验探究</b>
  • 20.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用测量工具完成物理量的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

    1. (1) 如图1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2. (2) 用停表来测量时间,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3. (3) 如图3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用甲测量的结果是 cm,用乙测量的结果是 cm,用刻度尺测量的误差比较大(选填“甲”或“乙”).
  • 21.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 (1)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沸腾时的和水沸腾时的

    2. (2)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3. (3) 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可能的原因是

    4. (4) 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短时间内水温不变,水仍然沸腾,这短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5. (5) 把烧杯里的水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瓶内气压(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选填“升高”或“降低”),所以水又再次沸腾了.

  • 22. 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3.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 24. (2016八上·南开期中) 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 25.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点燃蜡烛A,用蜡烛B(与A相同)替代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

    1. (1) 该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因此选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实验中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实验过程中,手指放在蜡烛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疼(选填“A”或“B”).
    2. (2) 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 . 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 . 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 . 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
      实验序号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
    3. (3) 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在蜡烛的一侧观察.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应观察光屏(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
四、<b >计算应用题</b>
  • 26. “十一”假期期间小明驾车外出旅游,经过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小明看到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

    1. (1)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从此处到上桥至少需要用多少分钟?
  • 27. 某物理学习小组成员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制管厂找到一根长153m的直铁管.一位同学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声并计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管子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 (1) 声音在铁中传播,从铁管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多少秒?
    2. (2) 声音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声音传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小于0.1s时,人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此实验中,在铁管另一端的同学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