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18-05-11 浏览次数:33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 .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 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 . 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2.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B .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C .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D . 雪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 3. (2017·泰兴模拟) 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 . 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大 C . 铁轨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D . 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 4. 如图所示,酒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比如与我们最近的就是实验室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下列关于酒精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  )

    A . 酒精燃烧时能闻到酒精味。这是扩散现象 B . 标准大压下,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C . 酒精燃烧给物体加热是通过做功改收变物体的内能 D . 给高烧病人体表擦拭酒精,利用酒精的液化放热降温
  • 5.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轮胎上制有花纹 B .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C . 用起瓶器夹紧瓶盖 D . 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 6. 如图所示,L1“2.5V 0.3A”、L2“3.8V 0.3A”,灯丝电阻不变,电源电压可调.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1、L2两端实际电压不同 B . L1、L2电阻之比为25:38 C . L1、L2的电流之比为25:38 D . 通过调节电源电压,能使L1、L2同时正常工作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 . 密度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 C . 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保持不变
  • 8. 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10 Ω和20 Ω,只闭合开关S1 , 将滑片P移到中点,电压表示数为6 V,电阻R1的功率为P1 , 闭合开关S1、S2 , 将滑片移到最左端,电阻R2的功率为P2 , 若P1∶P2=2∶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源电压为18 V B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 Ω C .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2.15 W D . 电路的最小功率为2.7 W
二、<b >多选题</b>
  • 10. 如图所示,与电有关的设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 B . 乙图中三角插头的其中一个脚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 C . 丙图中无人机的电动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 丁图中POS机检测头利用的电磁感应原理是法拉第首先发现的
三、<b>填空题</b>
  • 11. 小明站在电梯里,电梯以1m/s速度匀速向上运行,通过6m的路程需s,他相对于电梯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2. 人脸识別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 13. 如图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与传统电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气流稳、更安全等特点。工作时,底座中的电动机江南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缝隙高速吹出,夹带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圆环空腔正面风速远大于背面风速,风扇正常运行时,圆环空腔正面气体压强背面气体压强;相同时间内,圆缝口流出空气的质量进风口空气的质量(两孔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4. 用力的折铁丝,铁丝会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反复的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会升高,说明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 15. 两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220V  10W”和“110V  l00W”字样。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总功率最大不得超过W: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总功率最大不得超过W(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 16.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入木块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化了160Pa(取g=10N/kg),则液体的密度是kg/m3 ,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N,若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加N向下的压力。

四、<b >计算题</b>
  • 17.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1200N的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2m/s。

    1. (1)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 18. 如图是一个电热毯的简易电路图,R1是电热毯的电热丝,R2是定值电阻。该电热毯有高、低温两个档,高温档功率为110W,R2的阻值为660Ω。求:

    1. (1) 电热毯低温档的功率。
    2. (2) 高温档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
五、<b >作图题</b>
六、<b >实验题</b>
  • 21.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的不正确之处是
    2. (2) 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安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 (3) 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马上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4. (4) 现有另外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 22. 用如图就爱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2. (2) 若利用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得到如图乙所示那样的窗外景物的像,这个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3. (3) 要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换用一个焦距更的凸透镜。
  • 23. 在学完弹力后,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活动课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正确呢?它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 (1) 小明利用一根弹簧、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刻度尺等器材设计实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表中有一组数据没有记录,请补充A处数据约为cm,B处数据约为cm

      根据表中数据,两位同学中猜想是正确的。

    2. (2) 小丽同学又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如图所示。由甲、丙两个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小丽同学主要应用下列哪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_____。
      A . 类比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推理法 D . 等效替代法
  • 24. 小明准备通过实验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可选择的电阻丝如下表所示:

    1. (1) 若要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依次把如图中M、N跟电阻丝(选填导线代号)的两端连接。
    2. (2) 若依次把M、N跟电阻丝C、F的两端连接,这时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的关系。
    3. (3) 在上面的实验中,电阻的大小并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出来的,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
  • 25. 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 (1) 实验步骤B和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 步骤A和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比较F与G , 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 (2) 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人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物体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物块在4~12cm移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3) 此物块的密度是g/cm3
  • 26. 小明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小灯泡标有“2.2V”字样。

    1. (1) 小明连接好电路,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发出明亮的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化。请判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 (2) 小红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正确连接电路,并按规范的步骤操作。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0.14A,电压表示数为1.6V;移动滑片使小灯正常发光,此时滑片恰好位于中点位置。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Ω,滑片在阻值最大端与中点位置相比,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W。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