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8-05-08 浏览次数:3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 .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都是静止的 D . 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 2. 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超声波洗衣机 D .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主要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 .  烧水时水温升高 C .   划火柴点火 D .  流星划过大气层发热
  • 4.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5. 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2.7×103 kg/m3 , ρ=8.9×103 kg/m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B .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C .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 .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 6. 如图所示,小球在一个光滑没有摩擦的轨道上从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始终没有离开轨道,你认为小球(  )

    A . 最终能滚到d点 B .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C . c点速度等于o点 D . 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
  • 7. (2017·海淀模拟) 如图所示为小明在科学实践课上制作的“折纸青蛙”,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此时青蛙相对于桌面静止,松手后,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蛙向前跳动时,青蛙所受合力为零 B . 青蛙能向前跳动是因为桌面对青蛙的力大于青蛙对桌面的力 C . 青蛙离开桌面向前跳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 . 用手按住青蛙的后部时,青蛙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青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目前我国实地探测月球的主角是“玉兔号月球车”,其设计质量140kg,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到零上150℃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依据对玉兔号月球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玉兔号月球车所用到的太阳能为不可再生能源 B . 玉兔号月球车上配备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中的红外线属于可见光 C . 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约为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那么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约为23.3 kg D . 玉兔号月球车拍摄下来的月面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 9. (2017九下·钦州港期中)

    对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可以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 . 乙实验可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情况 C . 甲实验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乙实验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10. (2018九上·昌平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在电加热器上烘烤衣服 B . 使用绝缘层破损的插头 C .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D . 换灯泡时断开电源
  • 11. (2018九上·武汉月考)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三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如图,三个容器串联,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后,观察三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表明:(   )


    A . 甲、乙、丙三容器串联,所以容器中电阻流过的电流相同 B . 在通电相同时间下,三个容器中产热量之比为1:2:1 C . 在乙、丙两容器可用来研究电流产热与电阻关系 D . 在通电相同时间下,三个容器中产热量之比为4:8:1
  • 12. 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A~0.5A B .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 . 灯泡的最大功率是2.25W D . 电路的最小功率是1.35W
二、<b>填空题</b>
  • 13.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1. (1) 激光是白光(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2. (2) 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热量;
    3.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m。
  • 14. 右图是小华设计的一种节能电梯工作原理图,R是一个力敏电阻,当电梯上无人时,力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变小,阻值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变,触点3与触点(选填“1”或“2”)接触,电动机的转速变小,电梯变慢,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三、<b >实验题</b>
  • 15.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在探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组器材(选填“甲”或“乙”).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这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另一个测量工具是
    2. (2) 根据甲组实验的数据绘出了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沙子的比热容是J/(kg℃).[c水=4.2×103J/(kg℃]
    3. (3) 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1.4×107J/kg,该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16.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 (1) 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 (4)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17.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实验用两块相同的木块)。
    1. (1)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做直线运动(如图1),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2),读弹簧测力计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3),读弹簧测力计示数。

    2. (2) 请分析实验填表: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4.0
      2 20 4.0
      3 8.0
      每个木块的质量为(g=10N/kg);
    3. (3) 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大小无关;
    4. (4) 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18.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组器的规格是“50Ω 2A”,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开关、导线若干。

    1. (1) 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2)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最 端(填左,右),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3. (3) 如表为小金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高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的数据, 同组的小东是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他想了想说,只要利用桌上的一个元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能使数据符合实际.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

四、<b >计算题</b>
  • 19. 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6.25×103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A的重力为2×104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g取10N/kg)求:

    1. (1) 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 (2) 长方体A的密度;
    3. (3) 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