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5...

更新时间:2016-12-13 浏览次数:8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经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纯净物 D . 混合物
  • 2.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 .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 . 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 .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澄清的石灰水 B . 新鲜的空气 C . 不锈钢 D . 干冰
  • 4. 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小苏打 B . 汽油 C . 石灰石 D . 面粉
  • 5.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玉米粥

    橙汁

    漂白液

    肥皂水

    pH

    6.8

    3.5

    12

    10

    A . A   B . B   C . C   D . D
  • 6. (2017九上·房山期末)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的体积很小
  • 7. (2018·天河模拟) 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

    A . N2 B . O2 C . CO D . CO2
  • 8.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 天然气 B . 太阳能 C . 石油 D .
  • 9.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黑色固体 B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 10. 航天员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氢燃烧 B .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 氢气具有可燃性 D .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取用液体 C . 过滤 D . 取用固体
  • 12.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 . 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氯化铵溶液和稀盐酸 D . 用水鉴别氢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13.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 . 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B . 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汽水 D . 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
  • 14. 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P的化合价为+5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5. 2008年9月,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阳光塑身牌减肥胶囊”.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学式为C17H26ClN,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 B . “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 C . “西布曲明”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 . “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26:1:1
  • 1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 .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7.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 . 食盐水 B . 石灰石 C . 浓盐酸 D . 浓硫酸
  • 18.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 .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 .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 19. (2015九上·昭觉期末) 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

    A . N2O4 B . NO2 C . N2O D . CH4
  • 20. 某化合物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经测定,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 . 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C . 一定含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 无法确定
二、<b >填空题</b>
  • 2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苏打、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盐酸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 (1) 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是
    2. (2) 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
    3. (3) 有毒的物质是
    4. (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22.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当℃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3. (3)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 ,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4. (4) 50℃时,将40g的A放入50g的水中,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23. 某兴趣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 (1) 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填写化学式).
    2. (2) 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3. (3) 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24. (2016·宝安模拟) 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 (2) 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3. (3) 若I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4. (4) 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三、<b >筒答题</b>
  • 25. 小林仔细阅读加碘自然盐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甲亢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1. (1)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

      碘损失率(%)

      0

      0.3

      0.67

      1

      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

      问题三:烧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2. (2)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①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和均相同,溶液的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②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 26. 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 (1) 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溶液.
    2. (2) 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步实验目的是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 (3) 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27.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如果该实验选择图㈠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图㈡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端通入.

    3. (3) 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4. (4) 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㈣装置进行证明,则图㈣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       (填字母).

      A . NaOH溶液 B . 澄清石灰水 C . 浓硫酸
    5. (5) 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㈢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