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8-04-27 浏览次数:3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河岸上的树 B . 船舱 C . 迎面驶来的船 D . 河水
  • 2. 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A . 托盘天平 B . 电子台秤 C . 弹簧测力计     D . 磅秤
  •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 小孔成像  B . 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 C . 影子的形成  D . 太阳灶
  • 4. 如今,刷卡机广泛应用于银行、超市.当人们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指定位置刷一下,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图中能反映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8·平邑模拟)

    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 .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 .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D . 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也产生感应电流
  • 6. (2017九上·公安期中) 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的大小来改变电阻的 B . 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铜导线和保险丝,在同一温度下,它们的电阻不同 C . 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 当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 7.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 C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 8. 下列关于核能开发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开发核能会带来可怕的核泄漏,产生放射性污染,所以人类应停止开发核能 B . 核能是一种稳定、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其它新能源不可能替代的 C . 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发核能是利用可控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D . 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造成影响
  • 9. (2017九下·富顺期中) 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也用到了此方法的是(   )
    A . 用橡皮泥来探究重力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 B . 用细线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C . 用悬挂的乒乓球来显示音叉的振动 D . 用水流来类比电流
  • 10.

    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A . η=×100% B . η=×100% C . η=×100% D . η=×100%
  • 11. 某人用力去推一个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推力 B . 物体的重力大于推力 C .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推力和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 12. (2017·永定模拟) 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 13. 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 . 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 C . 两只鸡蛋都受力 D . 究竟哪只鸡蛋受力说不清楚
  • 14. (2017·丰台模拟)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图钉尖很尖锐 B . 书包背带较宽 C . 汽车车轮较多 D . 滑雪板面积较大
  •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和灯L消耗的电功率P为(  )


    A . 3V 1.5W    B . 3V 0.75W  C . 6V 1.5W D . 6V 0.75W
  • 16.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 光纤通讯主要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C . 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     D .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 17.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5Ω C .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 .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 18. (2016八下·黄埔期末) 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
    A .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 .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C . 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D .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 19. (2017九上·钦州月考) 原子弹和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   )

    A . 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 . 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 .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D .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 20. 下列四幅实验装置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的,其中与麦克风的原理相同的图是(  )

    A . B . C . D .
二、<b>填空题</b>
  • 21. (2016·当涂模拟) 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灯L1两端电压为

  • 22.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cm3水,将一个重5N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a.(ρ=1.0×103kg/m3

  • 23. 质量表示所含的多少(均选填“物体”或“物质”).2016年9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如图所示,从地球顺利进入空间轨道过程中,该物体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4. 轮滑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如图是一种轮滑鞋的示意图,其中的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轮滑鞋的内靴是用又厚又软的材料制成的,这样能增大脚与鞋之间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使脚在鞋内感觉更舒适.

  • 25.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三、<b >实验题</b>
  • 26. 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 (2) 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
    3. (3)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4. (4)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小刚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即可得到验证。
  • 27. 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同学用图甲、乙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⑴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的体积记为V1

    ⑵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V2

    ⑶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V3 .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木块的质量m=,木块的体积V=,木块密度ρ=(已知水的密度ρ).

  • 28. 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 某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上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2. (2) 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 (3) 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像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29. 如图甲是小明和同学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实验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已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未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连接成正确的完整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 (2)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端(选填“A”或“B”),若实验室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分别是甲“10Ω  1A”、乙“20Ω  0.5A”、丙“50Ω  0.2A”,则小明应选用(选填“甲”、“乙”或“丙”).
    3. (3) 若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经检查灯丝断了,则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是;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是
    4. (4) 更换相同规格灯泡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小明进一步测置并推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找如图丙所示,通过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W.
    5. (5) 另一位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
    6. (6) 他们继续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首先把5Ω的电阻接入原来小灯泡的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依次测得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可归纳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比.接着他们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操作步骤是分别把5Ω、10Ω、15Ω的电阻接入原小灯  泡的位置,立即闭合开关记录读数如表二所示.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遗漏了重要的操作步骤,此步骤是:

      表一

      表二

  • 30. 在一节物理课中,小明同学与小芳同学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他们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了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 
    1. (1)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加热方式选择下列的____(填字母代号)更科学。
      A . 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装甲、乙液体的烧杯加热 B . 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
    2. (2) 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两人都可行”)。 
    3. (3) 根据你第(2)问做出的选择,说出应该怎样判断得出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四、<b >作图题</b>
  • 31. 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 (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2. (2) 如图乙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3. (3) 根据图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4. (4) 如图丁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砖上的光线,请画出光通过上、下两个界面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五、<b >计算题</b>
  • 32. 如图是现代家庭使用的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的.已知晾衣架上所挂一幅质量为4kg,动滑轮、杆和晾衣架总质量为1kg.小燕同学用力F拉动绳子自由端,在5s时间内使衣服匀速上移0.5m(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
    2. (2) 拉力所做的功W;
    3. (3) 拉力的功率P;
    4. (4) 整个过程中机械效率η.
  • 33. 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温度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

    1. (1) 当环境温度是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此时Rt消耗的电功率及R0的电阻值;
    2. (2) 该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