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03-21 浏览次数:6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本学期,在语文课文中我们山中访友,zhuī suí着爬行小虫,màn yóu草虫的村落,用心灵去倾听林子里yōu yōu的琴声;我们感受季羡林对祖国母亲深深怀念的zhēn zhì情感;我们走近了一代文豪鲁迅,了解了他受人爱戴和zhì jìng的原因;从老人yì yáng dùn cuò的呼唤声中体会老人和海鸥的情怀……

  • 2. 下列四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ù)劣     自(zuò)自受 B . (bēn)丧    逃(cuàn) C . (xiāo)    (hèng)遭不幸 D . (piē)见    (xuàn)涡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阁板    转瞬即逝    曲高和寡 B . 蒙胧    不同凡响    焦躁不安 C . 讥笑    寝不安席    别具一格 D . 槐梧    流连忘返    兴高采烈
  • 4. 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 . 妈妈做的菜余音绕梁 , 让我百吃不厌。 B . 这孩子做事情总是喜欢别出心裁 , 但有时候也会弄巧威拙。 C . 这些冰雕作品太美了,真是巧夺天工 , 令人赏心悦目。 D . 小熙写起作文来总能妙笔生花 , 因为她的课外阅读很广博。
  • 5. 下列词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当春发生    破琴绝弦 B . 经风霜    大眼福 C . 伯牙弦      无仅有 D . 随心所    摇摇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B . 《最后一头战象》具体描绘了嘎羧作战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欢。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D . “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意思与“杀鸡取卵”相近。
  • 7. 下面是一副对联,下联空格处合适的是(    )

    上联:叶碧花红,半亩荷塘香十里。

    下联:________ , 一帘月色醉千家。

    A . 斑驳疏影 B . 清风吹拂 C . 风轻云淡 D . 鸟鸣幽树
  • 8. 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
    1. (1)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 , 泡沫聚散,唯有你 。(《山中访友》)
    2. (2) 轻诺必。(《老子》)
    3. (3) 本学期,我们“轻叩诗歌大门”,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海洋的瑰宝,从唐代元稹的“”中感受诗人对菊花的情有独钟;从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感受作者对丰收的憧憬;从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青山绿水,”感受秋天的明朗清丽。
    4. (4) 读《詹天佑》一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5. (5)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伯牙所念,。(《伯牙绝弦》)
二、阅读理解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酒瓶椰子

    树干膨大着圆圆的肚子,

    像一个高高大大的酒瓶,

    可惜无法摆在餐桌上,

    只能当作大地的一道风景。

    最喜欢高温的天气,

    顶着骄阳,_______着热风,

    羽毛般的绿叶子,

    在瓶口一簇簇丛生。

    我常常坐在椰子树下,

    背靠着这大大的酒瓶,

    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

    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

    1. (1) 反复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横线上填入哪个词最合适?(    )

      A.吹    B.飘    C.迎      D.冒

    2. (2)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棵酒瓶椰子树,请简要概括这棵树的特点(至少3个)。
    3. (3) 根据语境选择“醉”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得横线上。

      ①“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

      ②“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

    4. (4) 你喜欢诗歌中画线的句子吗?写写理由。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微波粼粼——      陶醉——

    2. (2) 第二段写皮鞋匠听着琴声引发联想的句子是(填序号,可多选哦!)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脑海里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给这三幅画面各取一个名字。

    3. (3) 请给描写的乐曲情境选择合适的节奏。

      选文第二段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是,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第⑤、⑥句描写乐声

      A.气势逐渐增强     B.清幽舒缓     C.高昂激越     D.轻柔深情

    4. (4) 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给了他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月光曲》?有人说是美妙的月光,有人说是遇见知音。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贝多芬传
    梗概
    【内容简介】《名人传》包含三位名人的传记故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贝多芬传》讲述贝多芬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厄。历经磨难,依然坚持着“一心向善,爱自由甚于爱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真理”的初衷。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从不同的视角,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音乐大师的一生,更将一个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罗曼·罗兰还将贝多芬的遗嘱、书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
    【作者】罗曼·罗兰 【译者】傅雷
    创作
    贝多芬是一个世界级别的音乐家,但他有过一段不堪的岁月:39岁时渐渐失去听力,最后失聪了。音乐,需要耳朵听来感受。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是多么重要,好比双腿对于田径运动员,______对于______
    在贝多芬失聪后,他也曾有过一段崩渍的岁月,他几乎绝望了。在那段时间,贝多芬不敢和自己的朋友、熟人见面,他害怕其他人知道他失聪的悲剧……但是贝多芬的低落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他并不愿意听任命运的安排,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反抗自己的命运,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贝多芬失聪后,他利用骨传导的方式来聆听音乐,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作。在贝多芬弹钢琴的时候,总是会在自己的嘴巴里面放上一根木头,木头和钢琴连接在一起,木头可以让贝多芬感知音乐声。利用这样的方式,贝多芬在双耳完全失聪之后还是创作了很多知名的曲子。
    冬天的一天,北风呼啸,落叶横飞。白发苍苍的贝多芬正在维也纳的大街上散步,灵感突然来了!于是,老人赶紧单膝跪下拿出纸笔,并立刻以膝为桌,把这段突然出现的美妙旋律记了下来。他越写越快,任北风吹拂着满头的银发,任落叶渐渐堆满了脚下的路面——老人正全身心地投入,也就全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可就在这时,一支送葬的队伍出现了,那长长的队伍极肃穆地走来,越走越近,深沉的哀乐也越来越响,可是,耳聋的贝多芬一点也听不到,只顾聚精会神地写着,写着,写着。
    人们认出这是音乐家贝多芬,大伙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静静地,在扑面的北风中,满怀敬意地看着老人,直到他写完了这段美妙旋律的最后一个音符!
    终于,老人站了起来,当他突然觉察到是自己的失态与失礼挡住了送葬的队伍,立即立正站好,向着送葬的人们深深鞠了一躬。
    指挥演奏
    ①的朋友兴特勒,记述了他失聪以后两次指挥乐队演奏的事:
    ②贝多芬要求亲自指挥预奏他的作品《斐但丽奥》……显而易见,他完全没有听到台上的歌唱。他把乐曲的进行延缓很多:当乐队跟着他的指挥时,台上的歌手自顾自地匆匆向前。结果是全局都紊乱了。乐队的指挥翁洛夫,不说明什么理由,提议休息一会。在和演唱者交换了几句话后,大家重新开始。同样的紊乱又发生了。不得不再休息一次。贝多芬指挥,乐队无疑是干不下去了!但怎样使他懂得呢?没有人硬着心肠劝他说:“走罢,可怜虫,你不能指挥了。”贝多芬不安起来。骚动之余,他东张西望,想从不同的脸上猜出症结所在,可是大家都默不作声——他根本听不见!突然,他用命令的口吻呼唤我。我走近时,他把谈话手册授给我,示意我写。我便写道:“恳求你不要再指挥下去了,等回去再告诉你理由。”贝多芬见了我写的字,一跃下台,对我嚷道: “我们快走吧!”他一口气跑回家里,倒在便榻上。双手捧着他的脸……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谊中,没有一天能和这十一月里致命的一天相比。他心坎里受了伤,至死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一幕的印象。
    ③(……▲)
    ④两年以后,贝多芬叉去指挥他的《合唱交响乐》 (即第九交响乐)。演奏完毕以后.全场一致的喝彩声,他丝毫没有察觉。直到一个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听众时,他才突然看见全场人都已站起来,挥舞着帽子,向他鼓掌。只见他在静寂中情绪激动的神气、似乎在抽搐的脸和手,真是令人感动!
    1. (1) 读《贝多芬传》的内容简介,你想了解什么,完成练习。
    2. (2) 根据《创作》片段第一段画线的语境仿写。
    3. (3) 读《创作》片段第二段画线句子,括号里填入贝多芬哪句名言最合适?(    )
      A .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B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它不能使我屈服。 C . 为了追求更美的东西,我们能够冲破任何规律的阻挠。 D .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4. (4) 读《创作》片段,贝多芬是怎样反抗自己的命运?请简要概括。
    5. (5) 读《指挥演奏》片段,请在横线上完成贝多芬第一次指挥演奏失败的情节。

      指挥延缓、紊乱→①→再次紊乱、休息→②→③→痛苦飞奔回家

    6. (6) 读《指挥演奏》片段,贝多芬两次指挥乐队演奏却有完全不同的演奏效果,这两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请想象补充第三段括号里“……”的内容。
三、语言表达
  • 12.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共享单车是指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共享租赁服务的自行车。从2016年4月22日,第一辆单车入驻上海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截止2017年9月,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节约了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1. (1) 阅读上面表格中的文字和下边的图片,你获得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

    2. (2) 根据文字和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正误。

      ①共享单车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小学生也可以骑行上路。

      ②“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l600万辆单车。”一句中的“多”和“约”两字可删,不影响阅读信息的提取。

    3. (3) 对比上面的图文,针对不良现象,请你给人们写一句温馨的警示语。
四、写作题
  • 13.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目光,有的充满鼓励,有的饱含深情,有的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的目光,即使只是在身后默默注视,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你以“目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