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重点初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

更新时间:2018-03-15 浏览次数:3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2016八上·井陉开学考) 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为(   )
    A . 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 . 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C . 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D . 观众:相同时间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 2. (2016八上·江夏期中) 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 小明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比后50米的平均速度大 B . 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 D . 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
  • 3. 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的速度匀速走了40m , 然后又以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 ,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 . 刘翔以 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 . 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 . 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 D .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
  • 5. 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   )

    子弹出膛的速度 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

    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 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

    A . B . C . D .
  • 6.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 C . 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 7. 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 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 . 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 . 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 . 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 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 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 . 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下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消音 B . 在摩托车上装上消声器可以减弱声音 C . 城市高架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D . 公路两旁植树造林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却无法减弱噪声的危害
  • 11. 下列四个句子: 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 引吭高歌; 她是唱高音的; 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16八上·奉节期中) 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信号枪烟火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A . 计时员怕听不见枪声耽误记时 B . 看烟火计时方便些 C . 听枪声计时成绩偏高 D . 听枪声计时成绩偏低
二、<b>填空题</b>
  • 13. 小明坐在一列从宝鸡开往西安的列车上,看到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 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 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 ,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 , 则动车速度是 ,已知车长150m ,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m , 所需要的时间是s
  • 14. (2016八上·长春期中) 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公路上的广告牌是

  • 15. 甲、乙同时同地向东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与乙速度之比是,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运动 选填“东”或“西”
  • 16.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5秒,甲乙两车相距 米,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小车是 .


  • 17. 暑假期间,小林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 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m;若突然下起了雷雨,小林在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则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声速均按 计算
  • 18.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5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 , 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
  • 19.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 (1) 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2. (2) 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
  • 20.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三、<b >实验题</b>
  • 21.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3. (3)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4. (4)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
  • 22. 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 (1)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决定的
    2. (2) 如图甲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越高.
    3. (3) 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 (4) 如图丁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其发声物体是 选填“试管”、“水”或“空气柱” ,当水量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3. 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琴弦的横截面积

    A

    20

    B

    20

    C

    尼龙丝

    30

    D

    40

    E

    尼龙丝

    40

    1. (1) 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只填字母代号
    2. (2)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的关系.
    3. (3)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实验研究;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 或猜想 得出结论等 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四、<b >计算题</b>
  • 24. 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 , 则:
    1. (1) 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 (2) 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 ,海浪到达最近的陆地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