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8-02-27 浏览次数:4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g B . 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m C .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D . 初中生跑100m用时8s
  • 2. 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如图所示,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运动得快,下面是某同学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 . 孩子们说乘客真快,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 这一现象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 . 这一现象说明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地面为参照物
  •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 4.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河水中山的倒影 B . 水中弯折的筷子 C . 日食的形成 D . 海市蜃楼
  • 5. (2017八上·福建期中)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6. 关于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c均为凸透镜 B . a为凸透镜,d为凹透镜 C . bc均为凹透镜 D . b为凹透镜,c为凸透镜
  • 7. (2018八上·九龙坡期末)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    )
    A . 形状不同 B . 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 .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 . 速度大小不同
  • 8. 对于公式密度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 .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 . 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二、<b >新添加的题型</b>
  • 9.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 .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 .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 . 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三、<b >多项选择题</b>
  • 10.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 . 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 . 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 .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四、<b >双选题</b>
  • 1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C . 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 12.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作 B . 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C .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五、<b>填空题</b>
  • 13. 2017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全球最大的防空警报器“捍卫者”拉响警报,警示国人勿忘国耻.警报器运行时,人站在30米内,大腿皮肤会明显感受到针扎般的疼痛,这是因为声波具有.在公祭活动中有一青铜质(青铜为铜和锡合金)的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千克,青铜质的鼎身和底座的体积约为0.25m3 , 则制作鼎的青铜的密度为kg/m3

  • 14. 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他在平直公路上10min骑了3km , 则他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m/s
  • 15. 生活处处有物理,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利用了
  • 16. 晴朗清晨茂密森林的地面上出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  的现象而形成的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 17. 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角度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而部分同学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均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18. 一个身高1.6m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 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我国古代有许多对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水中月,摘不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现象形成的.
  • 20.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彩虹属于光的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 21. 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 2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 23. 如图,图(填“甲”或“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填“凸”或“凹”).

  • 24.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内搭载有质量为50千克的科学实验仪器,在仪器随天宫二号升空的过程中其质量将,仪器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5. (2017八上·重庆期中) 一瓶标有“550mL ”字样的纯净水,则瓶内水的质量是g ;小明因口渴喝了半瓶水,则剩余半瓶水的密度是kg/ m3  .
  • 26. (2017·牡丹江模拟)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它们的体积、质量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变的量是,变小的量是
六、<b >作图题</b>
七、<b >简答题</b>
八、<b >计算题</b>
  • 33.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C919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C919全机长度39m、翼展近36m,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

    1. (1) 根据设计,大飞机C919最大航程可以达到5500km,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的距离为4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多少?
    2. (2) 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以1m/s的速度匀速通过51m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则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多少时间?
  • 34.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碑心石是一整块花岗岩,其体积为40m3 , 取与它同种材质的石块实验,测得其质量为11.2g,体积为4cm3 , 求:

    1. (1) 碑心石的密度.
    2. (2) 碑心石的质量.
九、<b >实验题</b>
  • 35.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 (1) 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选取的A、B两支蜡烛的长度应(选填“相同”或“不同”).
    2. (2) 在观察A的烛蜭的像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一侧通过镜面观察.
    3. (3) 该实验中用代替镜子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4. (4) 实验中,若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B侧的镜面,将(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镜中观察到烛焰的像.
    5. (5) 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操作的目的(选填“得到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 3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时间过长时,蜡烛将会消耗,如果不随时调整高度,光屏上的像将会向(“上”或“下”)移动.
    2. (2) 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淸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 (3) 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4. (4) 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成完整的炷馅的像(填“能”或“不能”).
  • 37.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kg/m3
    3. (3) 小宇用的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因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