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11 *种树郭橐驼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二下学期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练...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 , 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蕃。他植者虽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也若子,其置也若弃,____。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 , 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____。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 , 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为官戒也。

    1. (1) 第③段划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植者虽伺效慕      暗中观察 B . 也若子            栽种 C . 已去而复            回头看 D . 早织缕              而且
    3. (3)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他植则不然       苟有能反是 B . 早实蕃           传其事为官戒也 C . 能顺木天         鸣鼓而聚 D . 不过焉则不及     甚怜焉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人公欣然接受丑陋之名,显然是一位性情通达且乐天安命的智慧之人。 B . 本文名为传,实有寓言的性质,借郭橐驼之口批判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 C .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种树谈到治民,因事明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 . 文章融合叙事、描写、说理、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婉而多讽,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 2. 阅读

    零陵三亭记

    柳宗元

    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 , 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途。群畜食焉,墙藩以蔽 , 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厖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办理;宿蠹藏奸,披露服。民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门不施胥吏席,耳不闻暮鼛之音。鸡豚糗醑 , 得及宗族。州牧焉,旁邑仿焉。

    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乐,然自若也。乃发墙藩,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坳为池。爰有嘉木美卉,垂水映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土以埴 , 亦在暑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 , 由为首。

    在昔裨谌谋野而获,宓子弹琴。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乎!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书于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

    【注释】①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方。②厖:máng,混乱。③鼛:gāo,古代有事时用来召集人的一种大鼓。④糗醑: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醑xǔ,美酒。⑤埴:zhí,黏土。⑥裨谌、宓子:裨谌,bì chén,郑国大夫,善于与诸侯交往,常乘车到郊野游赏,往往获得成效;宓子,鲁国人,为单父县令,喜欢抚琴娱乐,却将单父治理得很好。

    1. (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之清宁平         平和 B . 州牧焉             推崇 C . 披露服             首先 D . 降晦明             登高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墙藩以蔽               门不施胥吏 B . 薛存义吏能闻荆、楚间   乃撰其事书于石 C . 卒税                 其可 D . 不蓄富                 宓子弹琴
    3. (3) 下列对原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途

      零陵县东部有座山,泉水从山石间流出,低湿泥泞

      B . 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乐,澹然自若也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山水鸟鱼的快乐而阻挠自己,他恬淡自如,不受它们的影响

      C . 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高明的消遣方式,在零陵县非常完备,这是从薛存义开始的

      D . 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

      那么观赏游乐,果然能有助于执政吧

    4. (4) 把文章第一段开头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邑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5. (5) 通观全文,概括薛存义在零陵修建亭子的原因。
    6. (6) 本文与《种树郭橐驼传》都谈到了官吏为政的问题,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谈一谈柳宗元推崇的为官之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注】①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②筠:竹皮。③谅:料想,实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B . 三、四两句写笋箨中迸发出苦节,筠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 C . 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 D . 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
    2. (2) 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
三、作文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柳宗元笔下郭橐驼的种树诀窍,细细思忖,又何尝不是育人之法呢?其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以“种树”喻“育人”,如成语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俗语也说“小树要砍,小孩要管”。

    作为青年的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大地血脉

    ①  汽车飞驶于湘南山水间,望见大地被高速公路重新分割,山峦起伏,江河奔流,田畴葱绿,万物生机,仿佛开天辟地时神显奇迹那样。走在高速公路上,我往往醉心于两旁的绿树、 花圃和各色景观。刘鹗的《老残游记》,写老残去济南,“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我读过这段便不能忘记,只因喜欢那路上的景致。似乎叫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并不是五线谱上的线条,而是线条间忽上忽下跳跃的音符。人们奔驰在坦途时总会不自觉地忘记道路,正像脚上最舒适的鞋也会叫人完全忘记。实则却是有了路,才有路边无穷变幻的景致;有了五线谱上的线条,音符才会各安其位澎湃激荡。

    ②  我多次去过湘南,都会去拜谒柳宗元和秦观遗迹。这回又去了。柳宗元贬谪永州是一千二百年前,他那首妇幼皆知的《江雪》便是在潇水边上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这首诗的字缝里,后人读出它藏头四字:千万孤独。永州去京师长安,去故里山西,都太遥远了,岂能不孤独!但柳子是位哲人,独与天地共往来。他不但能把孤独生吞到肚子里去,诗文中还常见闲适与放达。柳子的《永州八记》是散淡优容的,他的诗作也不喜作悲苦之声。他在《溪居》中写道:“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诗人说自己久为朝廷官职所累,幸而被贬到南夷之地来了。永州人烟稀少,仰天放歌,多么惬意!我想柳宗元骨子里应是充满骚怨的,只是刻意叫自己忘情于山水罢了。

    ③  柳宗元之后近三百年,秦观贬谪永州邻地郴州。秦观与柳宗元性情迥异,柳子偏于沉潜,秦氏则情形于言。秦观到了郴州,便悲叹“人共楚天俱远”,“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人到郴州,想“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都很难了。他的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亦是愁肠万种。古人流寓客乡的孤独虽各有遭逢际遇,然山高路远会令孤独雪上加霜。辛弃疾站在赣州郁孤台上,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只是说了遥远,孤独便油然而生。

    ④  千百年来,先人们都梦想化天涯为咫尺。与日逐行的夸父走得最快,河渭之间在他脚下不过三两步。《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也颇能行走,虽豪迈不及夸父,也能日行八百里。 然而,这都只是千古沉梦。古人写快的诗句,想得起的真是寥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所写飞马之快,只是文学夸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样也是诗人的浪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与其说是旅程之快,毋宁说是思乡之切。

    ⑤  慢而愈远,远而愈慢。古人对遥远的喟叹,却俯拾即是。晏殊有词说:“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固然离人无处寻觅,更奈何大地太辽阔了。张若虚想着北方到南国,远得叫人断肠:“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天高地远而行道迟迟,万端愁绪便随地而生。故而欧阳修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陆机说“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⑥  我有时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常常会想象先人的旅途之苦。当年柳宗元古道瘦马从京师赴永州,入湘后也许就是沿着今天高速公路的线路走的。我们车轮此刻辗过的地方,说不定印有柳宗元那匹瘦马的蹄痕。他在路上走了几近一年,风餐露宿,车马颠簸,困苦劳顿。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突然感觉到某种荒诞。今日高速公路上的电光石火,当年柳宗元的车马辚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体验。假若我以超光速飞奔在超车道,柳宗元慢吞吞走在行车道,我会因时间倒流而同他相遇。那一刹那,他还来不及瞥我一眼,我已像幻影般一闪而逝了。

    ⑦  我这回往湘南去,随身背着一本《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书上开篇写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间有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盘古倒下后身躯化为五方名山、四肢变成大地四极、肌肉变成肥沃的土地、经脉变成无数道路……而神的初民仍在路上不断求索。直到秦始皇时,五尺官道才逐渐遍布九州,同辙之车吱吱呀呀开辟了新的纪元。

    ⑧  今天,人类又在开天辟地。人说,要有高速公路,就有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把东西南北贯通起来,天堑变成了通途。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就像村东头到村西头。人称高速公路为动脉,大地便血脉充盈了。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把孤独生吞到肚子里去   生吞:生硬地接受 B . 想得起的真是寥寥      寥寥:指诗句很多 C . 万端愁绪便随地而生   随地而生:随空间距离产生 D . 高速公路上的电光石火  电光石火:形容车速度极快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作者将路比作“五线谱上的线条”,将路边的景致比作“音符”,意在说明高速公路也是风景的组成部分。 B . 第②段和第③段比较柳宗元和秦观流寓客乡的经历,凸显“山高路远”带来的消解不去的巨大孤独。 C . 第④段借神话传说、小说、诗歌中先人“化天涯为咫尺”的事实,表达作者对追逐梦想的肯定和赞美。 D . 第⑤段引用大量古诗词,表现古人对距离遥远的喟叹是相似的,使文章的语言凝练雅致,富有诗意。
    3. (3) 作者在结尾说:“今天,人类又在开天辟地。”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4. (4) 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大地血脉”的含义?
五、名篇名句默写
  • 6. 种树郭橐驼传
    1. (1) 《种树郭橐驼传》中写人们之所以称呼传主为“郭橐驼”,是因为他“”。
    2. (2) 《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总结他种树成功原因的句子是“。”
    3. (3) 《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写他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
    4. (4) 《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其他种树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表现除了“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之外,还有“”。
    5. (5) 《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俗吏烦令扰民的神情动作是“”,将纷纷扰扰,鸡犬不宁,百姓疲于奔命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6. (6) 《种树郭橐驼传》中直接点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