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人墓碑记》“赠谥褒美”中,“赠”指追授死者官位,“谥”指谥号,褒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 B . 《左传》是记录春秋战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C . 《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中,“人”是“民”的意思,这里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文中“则思止以安人”也是这个用法。 D . 《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中,“丁丑”即“元丰七年”,是古人纪年的一种方法。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份。
  • 2.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项中,不完全属于“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的一组是(    )
    A . 《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小石潭记》 B . 《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放鹤亭记》 C . 《梅花岭记》《超然亭记》《登泰山记》 D . 《喜雨亭记》《黄州快哉亭记》《墨池记》
  •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二、名句名篇默写
  • 4. (2023高三上·重庆市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密在《陈情表》中从外亲和经济两个角度进行自我表达“”,希望通过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2. (2) 《石钟山记》中,苏轼从静态的角度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
    3. (3) 色彩对人类有一种心理层面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非常个性化的,与观者本人的经历、环境、文化密切相关。比如“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有绿色、蓝色、黑色等多种颜色,请你写出“青”呈现为“蓝色”或“黑色”的诗句“”。
三、文言文阅读
  • 5.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东游记•十四

    【明】 袁中道

    ①泊湖口,远望石钟、幞头诸山,所谓真山作假山者,恨不得游也。石钟二: 一曰上钟, 一曰下钟。叩之铿然生韵,自成宫商,迥异常石,故以钟名。而子瞻直谓水石相搏之声,此脸臆1语耳。及后自海南归,为人跋其所作《石钟记》云:“钱塘自灵隐至上、下天竺,溪行两山间,巨石磊磊如牛羊,其声空砻然,真若钟声。乃知庄生天煞,无所不在。”则亦自知其语之误矣。虽然,误赤壁而得一赋,误石钟而得一记,淋漓一时,芳润千古,其误何可及也!

    以过珰关,尼(2)一日,看诸山出云幻甚。日暮,步柳林,入古庙,    一叟煮茗共坐,说年来事,如天宝父老也

    材料二:

    东游记•十五

    【明】袁中道

    湖口山势生动,望彭蠡积雪连天,直与赤沙、青草3相伯仲。曰宫亭神甚灵,能分风攀 流。往时丘文庄4夫人入都过此,夜半梦一神人语之曰:“我戚编修阑也。明日湖中大风,只橹无存。我与汝夫君为同官,谊相关切,特来救汝,可移登岸。”醒即舍舟移栖古寺中。

    俄顷风大作,扬石飞沙者一日余,湖中舟皆覆溺,而夫人得免。文庄知之,上闻于朝,遣使谕祭,而自为文以告。大略谓世人相与,稍涉利害,即掉臂不顾,甚且不难下石;而太史于冥冥之际,不忘故人,拯其妻子,情深谊重,可愧浇俗5。 有味载,其言之也!戚字文湍, 死为水神于此。今其文具在集中,文庄大儒,舌理七重6 , 不作幻语,著《无鬼论》者观之。

    【注释】1脸臆语:主观臆断的观点。2尼:阻拦。3赤沙、青草:二湖名。赤沙湖在今湖南  洞庭湖西部,为泮水所汇。青草湖在今湖南岳阳。4丘文庄:丘溶(1421-1495),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5浇俗:犹浇风;浮薄的社会风气。6舌理七重:相传孔子斗唇,舌理七重。

    1. (1) 对两则材料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并不认同苏轼在《石钟山记》文中的观点。 B . 苏轼创作《石钟山记》时的状态是酬畅淋漓的。 C . 苏轼两度作文失误,后继的作者都应引以为戒。 D . 丘溶对怪力乱神之类的事情向来是不以为然的。
    2. (2) 分析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赏析材料二画线句“有味哉,其言之也!”中的意味所在。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 余自齐安舟行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B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C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D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尤疑之”中的“余”是第一人称代词,类似的还有“吾”“我”“予”等;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若”“乃”等。 B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字含意相同。 D . 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就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B .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C . 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 .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说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却不想告诉别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5. (5) 苏轼夜访石钟山,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了“噌吰”之声形成的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这个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科学家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实用。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摘自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有删改)

    材料二: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功利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时间的年轮引起人如何的联想,等等,而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没有情感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不爱不嗔”,爱有差等,嗔有弃取,都没有摆脱控物的方式。

    (选自朱良志《真水无香·生命的态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同一棵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分别采用的是实用、科学和审美的态度,三种态度其实都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B . 实用的态度往往和生活经验有关;科学的态度更看重对事物的抽象思考,但很少融入科学家的情感和意志。 C . 审美态度对对象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对象的颜色、纹路以及事物内在的气概上,不关注对象的实用性。 D . “真、善、美”分别是科学、实用、审美三种态度的最高目的,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对一棵松树的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但二者论述的目的不同。 B . “生命的态度”截然不同于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也是对这三种态度的否定。 C . 在“生命态度”观照下,古松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和“我”构成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D . 在实用、科学、审美的态度中,人对对象都是有一定态度,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B . 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 . 辛弃疾《贺新郎》:“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4. (4) 《人民日报》撰文,提倡“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审美教育。
    5. (5) 王维的一些小诗,如《竹里馆》《鸟鸣涧》极其简单却千古传诵。请用材料二的观点分析它们广为流传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