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监测统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18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能够进行思维是人类的特权——正是思维的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取得了相较于其他生物而言更加令人骄傲的成就。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很大兴趣的一个领域,经常被简写成“AI”, 它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呢?

    AI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或许还能在这些方面最终改善并超出人的能力。迄今为止,AI已经进展到何种程度呢?可以公正地说,AI虽然的确做了许多聪明的事,但其对真正智慧的任何模拟都还远未成为事实。柯尔贝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的电脑程序成功地模拟成一位精神疗法专家,以至于某些病人发现自己宁愿要电脑而不要人类的医疗家,并且对电脑比对人类更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虽然这会给人一种电脑具有某种理解力的可怕印象,然而在事实上它一点儿也没有,它只不过是遵循着某种相当简单的既定规则而已。

    计算机下棋也许是机器被认为能够“智慧作为”的最好例子,因为一些机器在与人对弈时实际已达到极受尊敬的“国际大师”的水准。其实,下棋机除了精确的计算能力外,还大大地依赖于博学多闻。如果落子动作要求非常快,下棋机总的来说比相当多的弈手都要高明一些,如果每一着允许的时间更长,则弈手的表现相对地要比机器好。人们可以依照如下事实来理解这一切:电脑是基于准确和快速的广义的计算来决策,而弈手则依赖于利用相对缓慢的意识作出“判断”。

    一些人宣称人工智能已经为理解精神品质,譬如快乐、痛苦、饥渴等提供了途径。以格雷·瓦尔特的乌龟①为例。它的行为模式在电池快用完时就要改变,然后它以被设计好的行为方式补充自己的能量存储。这和人类或任何动物感到饥渴时的行为非常类似。当瓦尔特乌龟以这种方式行动时,我们说它饥饿了,并非错误的语言表达。动物在饥饿时,无疑存在某些类似的动作,但是动物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会更加复杂、更加微妙。

    现在假设我们的仪器按照这些要求已被成功地制造出来。我们有什么权力去宣称它的苦乐值为正时它确实感到快乐,为负时就感到痛苦呢?AI的观点是,我们简单地从仪器行动的方式来判断。由于它以一种增加正值及避免负值的方式行动,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的正值定义为快乐,把负值定义为痛苦——这一点与人类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以结果而作出反应的一般事实也相吻合。然而,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人类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这种描述这么简单:我们有时似乎特地去招惹痛苦,或者故意回避某种快乐——很清楚的一点是,人类的实际行为是由比这些复杂得多的判断依据所导引的。

    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不能恋爱或沮丧,它也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发的目的。这一切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选自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有删改)

    注①:格雷·瓦尔特的乌龟:20世纪50年代早期制造的第一批人工智能电器之一。这类电器能够在地面上四处爬行(因此被戏称作”乌龟“),还能寻找离得最近的插座并自动充电。

    材料二

    意识,或者说是认知,是一种对于思想的发生过程以及我们控制这种思想过程的能力的认识。如果承认意识是由物质过程产生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它们是否可以被创造出来而且是在人工智能中被创造出来,答案应该是很清楚的。

    丹尼尔·丹尼特于1991提出一种思想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多股信号流同时在大脑神经网络中传递。每一组信号流代表一种尚未发展为意识的原始念头,各种同时出现的原始念头可能代替了对实体某些部分的互为补充或互为冲突的看法,大脑在不断地处理信息、收集新数据的过程中,去除意识“草稿”中的某些部分而加强另外一些部分,最终会从这些混杂物中得出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圆满的模式,也就是出现了清晰的思想。例如,一个司机一瞥之下看到有什么东西飞快地窜过前面马路,一个原始念头可能对这个景象作出解释:可能是松鼠。第二个可能倾向于是一只猫,第三种念头可能认为是鸟从头顶飞过的影子。把这样东西的尺寸、速度、颜色的信息都考虑进去之后,司机的大脑很快能得出结论:是猫。于是,草稿成了清楚的影像。

    丹尼特并没有详细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机械装置使大脑具备了从一大批原始念头中得出一个完整清晰的思想的能力,但是就像他自己承认的那样,意识产生于过程,也就是从信号间作用的模式到稳定的现象模式的过程,与神经网络系统有相似之处。那么同样,是否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也可以得到类似于意识的东西了呢?

    现有的神经网络已经显现出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与一些简单的意识元素非常相似。事实上人工神经网络已被证明,至少大体上来说,完全适合用以模拟那些可能有大脑意识来源的所有物质机械装置。当然,所有这些并不包括有名的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倡议的物质机械装置。彭罗斯排除了所有的人工装置可以模拟意识的可能。近些年来,彭罗斯并不被人工智能界欢迎。

    (选自戴维·弗里德曼《制脑者——创造与人脑匹敌的智能》,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人类拥有思维的特权,思维能力使人类超越了自身体力上的限制,创造了很多成就。 B . 材料一认为 AI 的目标是用机器尽可能地模仿人的精神活动,但其对真正智慧的任何模拟都还未成为事实。 C . 材料一认为 AI 并不能具有一个真正自发的目的,仅靠计算不能唤起快乐或苦楚,也不能恋爱或者沮丧。 D . 材料二用司机判断眼前的东西是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大脑经过处理信息、收集新数据,就能产生意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针锋相对,两位作者在“AI能否具有人类的意识”这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B . 两则材料都涉及当下前沿的人工智能课题,语言都深入浅出,都善举大量具体的实验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C . 两则材料观点鲜明,如材料一结尾作者用一个反问句表明观点,材料二结尾作者则用一个陈述句亮明态度。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属于科学论著,语言表达上概念精准,逻辑清晰,依据自己的观点都有合理的推断。
    3. (3) 下列不能用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物理学家霍金认为,生物大脑和计算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机器人可能会不听从人类的指挥。 B .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认为,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将存在威胁,需要在监管上更具有前瞻性。 C . ChatGPT 作为一款聊天机器人,由计算机硬件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根据输入输出规则生成文本。 D . 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设计出“创造性对抗网络GAN”,“GAN”的作品色彩斑斓,有自己的思考和风格。
    4. (4) 材料一选自《皇帝新脑》一书,书名借用了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寓意,材料二选自《制脑者——创造与人脑匹敌的智能》一书。请结合两则材料的观点分别分析作者取该书名的用意。
    5. (5) 请根据材料一在下列方框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内容。
  • 2.  现代文阅读Ⅱ

    盐 灾

    蹇先艾

    这一年春天,贵州省里各处都闹起盐灾来,像传染病似的,不到半个月便弥漫到东区的红沙沟和樱桃堡这两个遥遥相对的村子。臧洪发的盐号的进口货还是和从前一样地活泼和踊跃;但是他的买卖却越发做得紧了,只要盐巴一到,便严密地收藏起来,表面上总是露出货物缺得厉害的神气。

    盐号强制垄断经营,传染病在红沙沟和樱桃堡越蔓延越厉害了。虽然一个人也没有死,但是大家都仿佛被笼罩在一种悲观的薄雾中,一点精神没有,全身的骨头都觉得酥软,比没有吃饱饭还难受。有时大路上看不见一个行走的人,农民们有的坐在门槛上发呆,有时睡在床上起不来。有时也看见一些人出来活动,三个五个地到村中的大路上去乱走,交换着叹息和抱怨。

    在某天的深夜,红沙沟的小学教师臧岚初出现在他叔父臧洪发在樱桃堡的屋子里了。他穿一身蓝布的中山服, 头发蓬乱着,满面的风尘,像走了很远的路被疲惫包围着的样子,一只手按在桌子角上,两眼望着他的商人叔父,心里充满了忧愁。

    臧洪发和太太正躺在床上烧烟。太太看见来人,立刻就坐了起来。臧经理正在掏着沙锅烟斗里的烟灰,假装不理会。半天,他才把眼光在小学教师身上瞥了一瞥,慢腾腾地问道:“你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改良村子的新主意?你这个新人物,你晓得不晓得,你越权了?小学教员是管不着那些事的。”

    臧岚初把脚往前挪了一步,正要预备答复,年轻的婶婶发言了:

    “岚侄,你有事就跟发叔说好了,不要太耽搁时间;发叔这几天人有点不舒服,想早点睡。”

    小学教师声音有点发抖道:“发叔,红沙沟因为没有盐吃,昨天自杀了好几个人,你老人家知道吗?处置一个人,用这种刑罚,断绝了人家的盐巴,比不让人穿衣服,不让人吃饭,还要于冷笑着, 大踏步地跨出门去了。

    那一夜,盐号经理夫妇都没有睡,等太太把信写好,抽一阵烟,东方也就露出鱼肚色来了。这信是写给盐号的大股东力团长的, 太太原本就是力团长的丫头。

    第三天,红沙沟和樱桃堡的人们盛传着两个奇突的消息,其实很平常,他们未免把它看得太严重了:

    第一件, 红沙沟小学教师臧岚初突然被捕了,什么原因,捕到什么地方去, 没有人知道。

    第二件,樱桃堡的大商臧洪发全家, 由力团长派来的一排军队保护着进城去了, 别墅里的东西, 包括仓库里的存货,都搬走了,搬运东西的全是从城里雇来的精强力壮的脚夫和驮马,从黑夜一直搬到天亮。

    空前的盐灾仍然在那两个村庄继续着。

    1936年2月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开头部分,讲述全省盐灾泛滥以及臧洪发盐号如往常一样活跃地进货, 自然引出下文臧岚初深夜拜访叔父的情节。 B . 从文本中“假装不理会”“半天”“瞥了一瞥”“慢腾腾”等词,可以看出叔父臧洪发对侄儿臧岚初的到来非常反感。 C . “城里头哪家不吃盐巴,乡下人吃不起,怪哪个!”揭示了当时贵州城市经济形势向好,而农村经济衰败的社会现状。 D . “我倒并不要造反,发叔你为富不仁!”表明臧岚初对叔父失望至极,于是不顾长幼礼节而揭露出臧洪发的丑恶嘴脸。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穿一身蓝布的中山服,头发蓬乱着,满面的风尘”,几笔就勾勒出了臧岚初落魄、充满绝望的知识分子形象,用笔老到。 B . 作者以“盐灾”为题,将叔侄之间的矛盾冲突放置在盐灾的大背景中展开,结尾再次点出盐灾的持续,构思精妙。 C . 作者在最后安排了臧岚初被捕和臧洪发搬家的情节,这种突转出人意料而又符合现实,提升了文本的批判功能。 D . 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讲述故事,关照当时贵州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现象,在冷峻的笔法中饱含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
    3. (3) 这篇小说富有乡土气息,请结合文本加以简析。
    4. (4) 班级读书小组10月的研读主题为“回眸旧时代的哀伤”,你将要分享对这篇作品的认识,请以“哀伤”为主题词,拟写你的发言提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 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 必假以辞色, 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 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 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 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陷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毋尽言!”

    乙丑, 上问房玄龄、 萧瑀曰: “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 “文帝勤于为治, 每临朝, 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 一日万机, 虽复劳神苦形, 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 唯取决受成, 虽有愆违, 莫敢谏争, 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 置之百官, 使思天下之事, 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 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节选自《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文本二

    人主之道,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 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 无赦罚。

    (节选自《韩非子·主道》)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如虞世基等A陷事B炀帝C以保富贵D炀帝既弑E世基F等亦诛G公辈宜宜用此为戒

    2. (2) 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假,文中是给予之意,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的“假”的意思不同。 B . 乙丑,中国古代干支纪日法,姚鼐《登泰山记》中“是月丁未”也采用了这种纪日法。 C . 主意,与“(金桂)心里倒没了主意,只是怔怔的坐着”(《红楼梦》)中的“主意”同义。 D . 符契,符信的一种,用金玉竹木等制成,上面刻文字,分为两半,合在一起可以作为凭验。
    3. (3)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说,如果君主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聪明的、正确的,而不听劝告,这样君主失去了国家,大臣也不能独自保全。 B . 唐太宗认为,隋二代灭亡的原因是隋文帝自行决定朝廷事务,就算大臣们伤身劳神处理政事,也不能切中政治要领。 C . 唐太宗希望营造纯正的朝廷风气,不提倡大臣们阿谀奉承。他敕令各部门发现文书不当的时候都应该秉奏,充分进谏。 D . 韩非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是,不亲自操劳事务,也不亲自谋划思虑,不用过多发言,也不用作过多规定。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②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

    5. (5)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唐太宗与韩非子对于赏罚的观点。
  • 4. 古代诗歌阅读

    圣 贤

    [宋]刘克庄

    圣贤自牧极卑谦,后学才高胆力兼。

    悔赋不妨排贾谊,谤诗遂至劾陶潜。

    取人最忌规模狭,绝物常因议论严。

    君看国风三百首,小夫贱隶采何嫌?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圣贤自我修养态度谦卑,而后辈读书人则认为自己才学、胆力兼具。 B . 读书人以贾谊、陶潜作为评定“圣贤”的标准,诗人对此是不认同的。 C . 颈联直出议论,直接表明观点,表达了对“取人”“绝物”的看法。 D . 诗歌批评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警示作用。
    2. (2) 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意思是诗歌像文章一样,表达不宜太直白而应有波澜。请结合这个观点分析本诗尾联的艺术效果。
  • 5.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 (1) 韩愈《师说》中,明确指出谁懂“道”谁就是老师的语句是:“。”
    2. (2)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钱塘江浪如霜雪,一望无际的两句是:“。”
    3. (3) 小刚背诵高考必背篇目遇到了一些困难,每当想放弃时,他就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提及的某一位“倜傥非常之人”的经历来勉励自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一枚蛋壳仅0.17毫米厚的生鹌鹑蛋,____?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内, 一台机器人将“手”伸入开口狭小的一个球状容器,轻松剥开鹌鹑蛋壳,薄如蝉翼的蛋膜却完好无损。其实,这是一款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够灵活精准地在2.5厘米的皮肤切口内操作亚毫米级精度的手术。

    展览的展厅内,____。 只需“想一想”, 就能驱动机械手实现抓取, 脑机接口技术可助力脑卒中患者康复;氢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由蛋白结构重塑技术加工而成的大块纤维替代肉足可“以假乱真”……一个个新产品、一项项新技术,着眼群众现实需求,带来全新体验,描摹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再到基础研究,使得科技创新的链条往往较长。科研与应用、高校与企业、技术与产业间有接口、可互通、常互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同向发力,创新链才能更有活力。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试在文中加点的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结合上下文解说该成语。超 然 客 公 众 号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不知不觉,孙少平在铜城大牙湾煤矿已经下了半年井。他几乎不误一天工,月月都上满班。

    钱对他是至关重要的。他有个梦想,就是能为父亲箍两三孔新窑洞。他要把这窑洞箍成双水村最漂亮的!证明他孙少平决不是一个没出息的人!他要独立完成这件事——这将是他个人在双水村立的一块纪念碑!

    瞧, 又到发工资的日子了——这是煤矿工人的盛大节日。孙少平到区队办公室领了工资,揣着一摞硬铮铮的票子, 穿过一楼掘进队办公室黑暗的楼道, 出了大门。

    五月灿烂的阳光晃得他闭了好一会眼睛。从昨夜到现在,他已经十几个小时没见太阳了。他睁开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真想把那新鲜的空气连同金黄的阳光一起吸进他灌满煤尘的肺腑中!他看见,远山已经是一片翠绿了。对面的崖畔上,开满了五彩斑斓的野花。这是一个美妙的季节——春天将尽,炎热的盛夏还没有到来。

    1. (1) 下列选项中的“纪念碑”与文中用法相同的是( )
      A . 孩子的病虽然没有更好,但也没有变坏,我满以为他可以脱离险境了,在生存的途上我们已经立下了一块纪念碑。(唐弢《心上的暗影》) B . 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C . 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D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陆定一《老山界》)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他真想把空气连同阳光一起吸进肺腑”,基本意思也一样,为什么原句表达效果更好?试进行分析。
四、作文(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0月7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象棋男子个人决赛,中国选手郑惟桐夺得金牌。这也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200枚金牌。

    象棋是中国传统棋艺活动,对弈双方起始各占棋盘一半之地,调动子力与对方作战。棋手可能取胜、战败,也可能与对手战和。有胜利的希望时,要努力赢得胜局;如果处于劣势,则要努力谋求和局;如果对手技高一筹,则要学会接受败局。象棋国手许银川曾题写过一幅书法作品,表达他心中的象棋精神——“半壁河山半攻守,半争成败半悟道”。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能照搬本套试卷中的材料;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