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学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日积月累。
  • 1. 读拼音,写词语。

    shú  liàn

    nà  hǎn

    yīng  táo

    chú  tou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dù  jì

    xiōng  táng

  • 2. 选字填空。

    【拨 拔 泼】 草 动 活

    【瓢 飘 票】 扬 水 门

    【赛 寨 塞】 外 比 水

    【载 栽 截】 树 断 

  • 3. 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算    大悟    良辰

      挠腮   天造    情不

    2. (2) 诸葛亮能用草船借到十万支箭,真是
    3. (3) 他怎么也解不出这道题,急得
  • 4. 填一填。
    1. (1)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我还知道其它的三部名著是《》《》《》。
    2. (2) 《祖父的园子》一文选自,作者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
  • 5.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áo) 点(zhuì) B . 澈( chéng) 毛嘟(doū) C . 火(gāo) 认(gōng) D . 瓜(wěi) 明晃( huǎng)
  • 6.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蝴蝶 青蜓 蚂蚱 B . 紧急 耻笑 君令状 C . 预计 承认 拟定 D . 崭新 傍文 奔赴
  • 7.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桑阴学种瓜(傍晚) B . 童孙未供耕织(解释) C . 短笛无信口吹(口音) D . 草满池塘水满(池岸)
  • 8.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B .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 C .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D .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 9. 下列句子在表达上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 .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B . 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C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学校操场边的桂花。
  • 1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缩写句子)
    2. (2)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肯定句)
    3. (3)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突出了太阳的特点,我也能运用这种方式写写“静”。

  • 1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村庄儿女各当家。
    2. (2) 谁言寸草心,
    3. (3) 隔着门缝吹喇叭——
    4. (4) 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5. (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 (6) 《鸟鸣涧》一诗中,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12. 能说会道。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张老师要求同学们将《景阳冈》这一课文排练成课本剧,请帮助他们回答下面的问题吧!

    《景阳冈》的故事情节依次是:喝酒——————,针对上述情节,我想把这一情节排成课本剧,理由是

二、阅读赏析。
  • 13. 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 (1) 上面这个片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找出来。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段,“”最合适。
    2. (2)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
    3. (3) 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4. 课外阅读。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我们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自别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啊!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更叫绝的要教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1. (1) 短文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的场面,从中让我们感受到
    2. (2) 根据短文第2自然段内容排序

      ①系缠风筝②制作骨架③糊纸涂色④找来竹篾

    3. (3) “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风筝比作,写出了它的特点。
    4. (4) 判断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理解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表明“我们”也借助风筝飞上了天,体现“我们”想象力的丰富。

      ②这句话是说,“我们”放风筝时,全身心地沉浸在深邃的夜空和童年的欢乐之中。

    5. (5)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尾呼应,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 B . 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欢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 . 因为时间过于久远,“我”的童年记忆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只能凭借风筝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6. (6) 《红楼春趣》中,红楼儿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本文“我们”放风筝,更多为了获得快乐。联系实际,说说你更喜欢出于哪种目的的放风筝。
三、妙笔生花。
  • 15. 同学们,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是否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