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4月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五一”假期上来后,岳阳市城区的体育中考陆续进行。江心月同学得到了如下考场中的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男生跑1000米平均速度大约为 B . 某中学生身高为 C . 一个男生质量约为50kg D . 田径场上中午的温度为
  •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 . 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分辨出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 . 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 3.  有关下列四个节气包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 B .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现象 C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 D . 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积雪消融过程需要放热
  • 4.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 .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D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 5.  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关于升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重力势能在逐渐增大 B . 火箭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C . 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 此次是运送生活物资,以物资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 6. (2023·宿迁) 下列电路中,符合直行方向交通信号灯(只考虑红灯和绿灯)模拟设计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青岛)  “生命宝贵,安全第一”是同学们应具有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连接家庭电路时,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B . 若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C .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体 D . 更换灯泡时,没有断开电源开关
  • 8. (2024·成都模拟)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 . 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 . 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 . 图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动到山上,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 9.  “人造太阳”是一种能提供清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的机器,并且使用的原料储量丰富,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太阳”提供的能源永远不可能转化为人们所使用的电能 B . 该装置中利用的超导体可以用作电加热器 C . 该装置所使用的原料储量丰富,几乎是取之不竭,所以人们无需节约能源 D . 该装置利用了核聚变,核电站利用了核裂变
  • 10.  我国航母飞速发展,电磁弹射势在必行,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规裁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就可以受到磁场强大的作用力,使舰载机迅速获得起飞速度。图中与电磁弹射器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同一个长方体物块(不易吸水),甲图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乙图是该物块漂浮在水面上,且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浮力大于乙图浮力 B . 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 . 甲图中细线对木块拉力与木块所受浮力之比是2:1 D . 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相等
  • 12. (2022·昆明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 的电阻之比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只闭合开关 时, 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 的示数之比为2︰5 B . 组成串联电路时,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3 C . 要使 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 ,断开 D . 同时闭合开关 ,电流表 可能损坏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13.  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毽子被踢出后,上升到最高处时,若所有的外力都消失,毽子将处于状态。

  • 14.  假期到了,小明带着单反相机(镜头可以前后伸缩),在河滨公园同一地点,对同一景物“亭子”,通过调节相机镜头如图A、B、C所示,拍了三张照片,如图甲、乙、丙所示。拍照时景物到相机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相机的二倍焦距;照片(选填“甲”“乙”或“丙”)是用A拍摄的。

  • 15.  如图所示,为了把两件相同货物搬运到汽车上,工人用相同材质的木板搭建了AB、CD两个斜面,将一件货物从斜面AB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另一件货物从斜面CD的底端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推到顶端。两次搬运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功功率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货物的质量为100kg,D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2m,CD的长度为4m,沿CD的推力为625N,则克服重力做功为 J,斜面机械效率为 

  • 16.  如图是定值电阻R1和R2的I-U关系图象,当R1和R2串联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当R1和R2并联时,若通过R1的电流为0.6A,则10s内R2消耗的电能为J。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17题2分,18题6分,19题8分,20题12分,共28分)
  • 17.  如图所示,用轻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O是撬棒的支点,F2是阻力。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D点的最小动力F1 , 和阻力臂l2

  • 18.  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
    2. (2) 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 (3) 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 19.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1) 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
    2. (2) 第一组同学在同一木板上进行了多次实验,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比;
    3. (3) 如图丙所示,把很多本封面材料相同的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这叠书中抽出书本B比抽出书本A需要更大的力,原因是
    4. (4) 第二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改进方案,此方案的优点是:
  • 20.  莉莉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择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源电压保持6V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30Ω 1A”,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

    1. (1) 电路连接时,莉莉需要开关;
    2. (2)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同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3. (3)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时,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应将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些;
    4. (4) 完成了上述的实验后,莉莉还想测另一只额定电压为U1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但发现电流表损坏了。莉莉利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 , 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并操作如下:

      ①依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只闭合开关S、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1

      (选填“向右调节滑片”“向左调节滑片”或“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用U1、U2和R0表示)。

四、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不能计分)
  • 21. (2024九上·浦北期末) 如图甲为一款养生壶,其加热原理如图乙所示。养生壶的额定电压为均是发热电阻,其中. 。养生壶正常工作时,开关置于“”为加热挡,电路中电流为;开关置于“”为保温挡。求:

    1. (1) 的阻值;
    2. (2) 开关置于“”时,消耗的电功率;
    3. (3) 当开关置于“”时,养生壶消耗的电能。
  • 22.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没在水中的实心圆柱形物体,已知物体的高度为1m,底面积为0.12m2 , 质量为200kg,物体始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所做的功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 (2) 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受到的拉力F;
    3. (3) 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