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两校2024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strong><span>选择题</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span></strong><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36</span></strong><strong><span>分。每小题只有</span></strong><strong><span>1</span></strong><strong><span>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span></strong><strong><span> 2B </span></strong><strong><span>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 下列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 . 教室的高度约为3.5dm B . 黑龙江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30℃ C . 一名初中生的体积约为0.06dm3 D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36V
  • 2. 2023年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天宫课堂”,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
    A . 次声波 B . 电磁波 C . 红外线 D . 紫外线
  • 3. 下列实验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瓶中装水越多,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 . 图乙,堤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 . 图丙,吸盘很难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D . 图丁,往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较大
  • 4.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 . 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科学推理法 B . 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声音逐渐减小,推理知真空不能传声——转换法 C . 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D . 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变量法
  • 5. 以下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撬棒
    B .
    羊角锤
    C .
    核桃夹
    D .
    食品夹
  • 6. 隔水炖是一种十分健康的烹饪方式,烹饪时在锅内装水,将装有食材的陶制容器放入锅内的水中。大火煮沸后,开温火长时间炖熟食材,炖熟后的菜肴汤汁清澈, 营养丰富。关于隔水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陶制容器内食物吸收的热量等于锅内水放出的热量 B . 水沸腾后锅盖被顶开与热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C . 大火煮沸后开温火炖煮,水的温度会降低 D . 打开锅盖满屋飘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 7.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原理是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一种制冷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关于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B . 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C . 经过蒸发器时由气态变成了液态 D . 经过压缩机与冷凝器时,内能改变的方式相同
  • 8. 桌上放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中间有一个气泡,如图。如果使瓶子在桌面上突然向右加速运动,气泡相对瓶子将怎样运动(  )

    A . 向左 B . 向右 C . 静止 D . 不确定
  • 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F 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p' C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 D . 液体的密度:ρ=ρ
  • 1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8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滑动变阻器R2的电功率为64W;当电路中的总功率为64W时,R1的电功率与R2的电功率之比为(  )

    A . 1∶8 B . 8∶1 C . 2∶7 D . 7∶2
  • 11. 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 6N,水平向左 B . 4N,水平向右 C . 6N,水平向右 D . 4N,水平向左
  • 12. 如图甲所示,一磁性板擦静止吸附在黑板上,后对其施加方向始终向上的拉力F,板擦最终向上运动。过程中板擦所受摩擦力f和板擦移动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板擦的重力为1.5N B . 整个过程中拉力F一直增大 C . 板擦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5N D . 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0.75J
二、填空题<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空</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18</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3. 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cm;图乙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kW·h。

  • 14.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司南静止时能够指示南北是由于受到的作用,由其勺柄指南可知司南的勺柄是(选填“N”或“S”)极。

  • 15. 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关闭阀门 , 在a、b、c三个容器中灌水,当水静止时,三个容器中的水面,然后只打开阀门,b容器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流向c容器。

  • 16. 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铸造釜的情境,釜即铁锅,铸造时以生铁为原料,使用熔铁炉把生铁熔化成铁水,然后将铁水倾注到分为内外两层的模具里,待铁水凝固后,釜的铸造就完成了。

    1. (1) 釜的铸造过程是通过方式改变其内能的从而使生铁熔化成铁水;
    2. (2) 将50kg、500℃的铁加热到7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若不计热量损失,此过程需要完全燃烧kg的木柴。[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木柴的热值为1.0×107J/kg]
三、作图与实<strong><span>验探究</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4</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作图每个</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其余每空</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28 </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7.

    1. (1) 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已知入射光线AO,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2. (2) 请将图2中元件连成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照明电路。
四、实验题
  • 18.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中,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m/s ;
    2. (2) 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3. (3) 实验中全程平均速度 v1 ,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 ,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3 , 三者间的大小关系为
  • 19.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ON轴翻转,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 (1) 在实验时,应使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然后让一束光紧贴着白色硬纸板入射;
    2. (2)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不方便记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合理即可)的方法区分每一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 (3) 在图中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NBCO向后缓慢翻转,在NBCO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4. (4) 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先后做了3次实验,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5°

      45°

      3

      60°

      60°

  • 20. 小樱和小花利用如下器材“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五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标有“25Ω,1A”的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 (1) 小樱按照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且示数变化,电压表无示数,其故障可能是
    2. (2) 小樱排除故障后,把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刚一闭合开关,就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3V,为了用以上五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等于3V(选填“大于”或“小于”);
    3. (3) 小樱和小花两同学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I-R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选填“小樱”或“小花”)同学实验操作错误,理由是
五、综合题<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本大题共</span></strong><strong><span>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第</span></strong><strong><span>21</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strong><span>8</span></strong><strong><span>分,第</span></strong><strong><span>22</span></strong><strong><span>题</span></strong><strong><span>10</span></strong><strong><span>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18</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21. 小牛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0=20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 (1) 当环境温度为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2. (2) 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压表示数为         , 电源电压是多少?
    3. (3) 当电压表示数为\[\text{4V}\]时,环境温度是多少?
  • 22. 氢气﹣汽油发动机采用氢气和汽油两种燃料工作,可进行自由切换,氢气和汽油的热值分别取q氢气=1.5×108J/kg、q汽油=4.5×107J/kg。小华驾驶使用上述发动机的轿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至乙地,两地相距250km,出发时油箱内汽油的质量为8kg,轿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全部用来驱动轿车行驶,如图所示。

    阶段一:轿车使用氢燃料从甲地出发,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h到达丙地,此过程中轿车牵引力的功率为20kW,消耗了0.8kg氢气。

    阶段二:从丙地开始,由于氢气不足,小华切换汽油为燃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效率为25%。

    1. (1) 求轿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2. (2) 在使用氢燃料的情况下,求轿车发动机的效率;
    3. (3) 请通过计算说明小华最终能否到达乙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