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抽...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47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ɡōnɡ)    咐(fēn)    威(hè)    千钧一(fà) B . (huí)     俐(línɡ)   挑(tì)    波光粼(lín) C . 午(shǎnɡ)   针(zā)     叱(chà)   果实累(léi) D . 恶(zēnɡ)    花(ruǐ)    妒(jí)    扣人心(xuán)
  •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严峻    绞刑    觉查    司空见惯 B . 锻炼    通宵    奈何    受益非浅 C . 拨弄    争辩    衣襟    万象更新 D . 洪亮    延迟    慈样    万不得己
  • 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自愧如        为是其智若与 B . 无价宝        以子矛陷子之盾 C . 胜千里        孔子不能 D . 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明初学书法,写起字来笔走龙蛇。妈妈多次提醒他端正态度,他却总当成耳边风。 B . 作为一名领导,理应有一叶知秋的敏锐洞察力。 C . 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D . 今天上午轮到一年级小朋友抽血体检,整个篮球馆哀鸿遍野
  • 5. 下列各组中,按要求改写句子有误的一组是(    )
    A . 春风如同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缩句:手抚摸着我。

    B . 前面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是我的爷爷。

    改成反问句:前面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不正是我的爷爷吗?

    C . 国家文明城市,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的生活品位。

    修改病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的生活品位。

    D . 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改成转述句: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轰隆隆的春雷似乎能把人的耳膜给震碎。

    ③窝里的燕子婉转歌唱,是在赞美这明媚的春天吗?

    ④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为人民服务》) B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C . “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骑鹅旅行记》) D .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锨、以及针线。(《鲁滨逊漂流记》)
  • 8.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的玩法有很多种。

    ②有时,我又会在玉蜀黍上摘出花纹来,兴味更好。

    ③对于“珍珠米”,我对它的欢喜,更是因为好玩。

    ④有时,我会把米粒统统摘掉,藏在袋里,似一袋精小的黄豆。

    ⑤条纹的,圆纹的,斜纹的,点纹的,种种图案都可排成。

    A . ①③④②⑤ B . ①④⑤②③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③①④⑤②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日子则写得很简略。 B . 《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无止境。 C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反复研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这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D . 制作成长纪念册时,为了更好地呈现内容,我们可以采用“编年体”的方式,把学习生活一年一年地展示出来;也可以采用“栏目式”,按照不同的栏目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
  • 10. 从成长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评论与原著不吻合的一项是(    )
    A . 《丑小鸭》——只要保持心中那份恒久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不懈追求,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B . 《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虽然在奇异的旅行中遇到困难和危险,得到了锻炼,但回到家中,又恢复本性,变成了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 C . 《汤姆·索亚历险记》——成长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冷静分析,勇于尝试,像汤姆一样不退缩、不放弃。 D . 《童年》——周围的一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 11. 按课文内容或提示填空。
    1. (1) “珍惜”一词饱含深情。“终日不成章,”,这是织女与牛郎之间的惜情之思;“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被初阳了。”这是朱自清的惜时之叹;“,西出阳关无故人”,足见王维的同袍之谊;“,子欲养而亲不待”,流露出多少儿女的失亲之痛。
    2. (2) 中国文字是有精神内涵的。有人心系国家的兴衰荣辱,“剑外忽传收蓟北,”;有人讲究读书的认真态度,“,一字值千金”;有人保持做人的珍贵节操,“洛阳亲友如相问,”;有人汲取外物的可贵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有人诠释生命的无限价值,“人固有一死,”;有人歌颂民族的不朽灵魂,“,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12. 综合实践活动。
    1. (1) 材料一: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kāi mù。当江南水乡和体育jìnɡ jì相碰撞,当chuán tǒnɡ文化和时代元素相辉映,杭州以她独特的lànɡ màn,描绘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yùn wèi,jīnɡ cǎi fēn chénɡ”的图景。在bì bō dànɡ yànɡ的西子湖畔,随处可见喜迎亚运的吉祥物——宸宸、琮琮和莲莲。三个造型可爱的吉祥物彰显了杭州的深厚dǐ yùn和活力,他们携手向世界人民发出“相聚杭州亚运会”的shènɡ qínɡ yāo yuē
    2. (2) 材料二:    吉祥物造型的代表与特征

      名称

      代表

      特征

      宸宸

      京杭大运河

      头顶钱江潮,额头嵌拱宸桥

      琮琮

      良渚古城遗址

      头部装饰为神人兽面纹

      莲莲

      杭州西湖

      头戴一莲叶,莲上有三潭印月

      材料三:“宸宸”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全身以科技蓝为主色调,头顶举世罕见的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科技感十足,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架起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

      ①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材料一中填写正确的词语。

      ②不同的吉祥物往往有不同的寓意。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觉得三个吉祥物的设计寓意分别是什么?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在对应吉祥物下面的括号内。

                         

      (     )            (     )            (     )

      A.传承文明的创业精神     B.精致和谐的人文精神

      C.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

    3. (3) 假如亚运组委会邀请你再设计一个能代表温岭的亚运吉祥物,你会如何构想呢?请模仿材料三,从造型来源、样式特征、象征意义三个方面将你的设计理念写清楚。

      吉祥物名称:

      设计理念:

二、阅读(28分)
  • 13. 文言文阅读。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rǔ)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pēnɡ)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学生。②彘:猪。③特……耳:只是……罢了。④而:则,就。⑤非:不是。⑥烹:杀。

    1. (1) 文中画线句子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B .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 .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D .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 (2) 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句子

      方法

      解释

      曾子欲捕彘杀之

      联系旧知:和“欲作针”的“欲”意思一样。

      其子随之而泣

      组字成词:如“弗能应”中,“应”是“应答”的意思。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古今通假:如“甚聪惠”中,“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3. (3) 解释下列句子。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4. (4) 曾子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的原因是(    )
      A . 孩子喜欢吃,就一定要给他杀猪弄肉。 B . 丈夫在家里是说话算话的。 C .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D . 曾子太溺爱孩子,所以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
    5. (5) 《曾子杀彘》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俗语(或成语):。(至少写两个)
  • 14. 现代文阅读。

    半个父亲在疼

    ①这些年,我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来说。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佛光”普照,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如雷贯耳”。

    ③小时,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以被父亲摁在地上“摩擦”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参我一本”。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手疾眼快地躲闪,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眼泪直流。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在地上,他揽一把芨芨芽,嚼碎,敷在我的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⑥父亲的脾气暴躁,大半是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一盏抽搐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给他烧铜钱烫癣。

    ⑦我下不了手!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⑧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儿也不疼。”我满脸泪水,痛得不能自已。

    ⑨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我愿默默领受。

    ⑩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儿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和三十多年前的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生活里,我们都有彼此的影子。

    ⑪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磨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但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⑫家里的地板刚被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可摔痛了?”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儿也不疼。”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1)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出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 (2)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在地上,他揽一把芨芨芽,嚼碎,敷在我的伤口上。

    3. (3) 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中的两个“摩擦”,前者指因矛盾而引起的冲突,后者指“我”被父亲教训,用词幽默。 B . “我”不敢给父亲烧铜钱烫癣,是因为我特别胆小。 C . 第⑧段与第段中的“满面春风”都细腻地表达了父子互相关爱的情感。 D . “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表现了父子情在下一代中得以传承,深化了主题。
    4. (4) 文中与题目“半个父亲在疼”相照应的两段话分别是第段和第段。请从结构、内容和情感三个方面说说这两段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5. (5) 父亲的形象是立体、多面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的形象特点。(至少两点)
三、习作(45分)
  • 15. 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只有体验了整个过程,才会有真正的了解,也才会在恍然大悟后发出“原来如此”的由衷感叹。

    题目:原来如此!

    要求:①将事情的发展变化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450字以上。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