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巴南区市实验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做在答题卡上。)
  • 1.  下列物理量中与实际生活明显不符的是(  )
    A . 某位中学生的体温约37℃ B . 八年级下册物理书的重力约为2.5N C . 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0000Pa D . 人步行时一步约走2m
  • 2.  关于力、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C . 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D . 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 3.  下列实例中, 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A . 浴室的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B . 饮料瓶盖上的条纹 C .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D . 磁悬浮列车采用“悬浮”方式行进
  • 4. 如图所示是赛场上使用机器狗在搬运铁饼。机器狗四脚站立处于静止状态,铁饼放置在其水平背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时机器狗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B . 机器狗行走姿势如同一只小狗,它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将变大 C . 草地对机器狗的支持力与机器狗对草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铁饼受到的重力和机器狗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5.  如图是人们打年糕时的情景,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  )

    A . 打年糕时,年糕发生了弹性形变 B . 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 . 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榔头只受重力作用
  • 6.  荡秋千是小朋友特别喜爱的娱乐项目,小朋友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B . 假设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消失,秋千将保持静止状态 C . 到最低点时,小朋友不再用力,秋千继续运动,这是因为秋千受到了惯性作用 D . 不用力后,秋千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摩擦力等的作用
  • 7.  拉力F1作用在B上,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改变拉力大小为F2 , 使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B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B . 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是 C . 乙图中A、B间没有摩擦力 D . 乙图中A受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 8. 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S,木块对地面压强900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木块水平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②将木块竖直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450Pa;

    ③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750Pa

    ④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如图丙所示,切去部分底面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300Pa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填空及作图题(每空1分,共 12分,填在答题卡上。)
  • 9.  力的单位是用英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力来维持。
  • 10.  中国女排在杭州亚运会决赛上以3:0战胜日本队,顺利赢得亚运会金牌。为防止飞来的排球落地,女排队员迅速反应用双手将球垫起,女排主攻手用力将球扣向对方场地得分,这些都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垫球、扣球的过程中球员的手也会有痛感,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的。
  • 11.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12N的小球,如果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N,且大小不变,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N,方向
  • 12.  实心均匀正方体A、B的重力均为64N, A、B 的边长分别为0.1m和0.2m,将上述正方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则 B 对A 的压力的受力面积为m2 ,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

  • 13.  如图甲所示,A、B 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沿水平方向从该模型上方切去一定高度,该模型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随切去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B 物体的边长是m; B 物体的密度为g/cm3

  • 14.  如图为某时刻不倒翁倾斜时的照片,请画出不倒翁受到的重力(点O为不倒翁的重心)。

  • 15.  如图,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滑动并压缩弹簧,在O点画出弹簧对物块的弹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第15题 6分, 第16题 8分,第17题8分, 共 22分。)
  • 16.  小秋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 (1)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实验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结论(选填“能”或“不能”) 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 (2)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两边悬挂相同质量的钩码,纸片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相等;  将甲图中静止的硬纸片扭转一个角度如图乙所示,松手后观察到硬纸片保持静止(选填“仍能”或“不能”),该现象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 17.  小明使用学生用条形盒弹簧测力计和钩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已知一个钩码的质量为100g。

    1. (1)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未指在“0”刻度线上,这时应该在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调零时调节(选填“刻度盘”或“指针”) 的位置;
    2. (2)  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时,应保持弹簧与钩码整体处于状态才能读数,这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填选项字母);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3. (3) 小明依次增加钩码个数,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如图是第2 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当小明将钩码数增加到6个时,旁边的同学立马阻止了他,这是因为

      次数

      1

      2

      3

      4

      质量 m/kg

      0.1

      0.2

      0.3

      0.4

      重力 G/N

      1

      3

      4

    4. (4)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
    5. (5) 若将上述器材带上月球表面,继续做“探究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得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发现该结论。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 18.  小丽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运动,根据知识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 (2)  图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3. (3) 如图甲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 , 图乙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2 , 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填选项字母);
      A . v1一定大于 v2   B . v1一定小于 v2  C . v1一定等于 v2  D . 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 (4) 小鹏同学利用小丽的器材将A、B两物体用轻质细绳连接如图丁所示,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有关。通过实验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与此因素无关。
四、论述计算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 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 19.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冬季长跑比赛。今年,小贺同学以3分20秒完成了 1000米测试,小霖同学在跑步过程中不幸扭伤了脚踝,小贺同学达到终点后主动背着小霖去了医务室(途径路面是水平的) 已知小贺所受重力为550N,一只鞋底面积约  , 小霖所受重力为 500N。求:
    1. (1)  小贺同学完成1000 米测试的平均速度;
    2. (2)  前往医务室的途中,小贺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 20.  某科技小组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支持力 FN跟拉力 F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他们将调好的电子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个系有细线的边长为 10cm的正方体合金块放置在电子秤托盘中央,再用数字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合金块。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 FN随F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

    1. (1) 计算合金块受到的重力G;
    2. (2) 计算合金块的密度;
    3. (3) 当合金块对电子秤的压强为1450pa时,求此时FT的大小。
  • 21.  如图 所示,轻质无弹性细绳将正方体 A、B通过两个定滑轮连接在绳子两端,绳中间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其中 , B 的边长为20cm,物体 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求:

    1. (1)  物体 B 受到的拉力;
    2. (2)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
    3. (3) 若在物体A下方悬挂物体C(物体C 未接触地面),使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物体C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