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2 为人民服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一...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任务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无数ɡé mìnɡ​ 先烈xī shēnɡ​ 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ɡuó tài mín ān​ 。shí ɡuò jìnɡ qiān​ ,我们要牢记初心,求实dǐnɡ xīn​ ,向着更高的mù biāo​ 奋进。

  •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我们要努力奋斗。要(fèn fén)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2. (2)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guǎn guàn)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
    3. (3)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hǎi hǎi),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 3. 形近字组词。

      彻  迁 炊 悼 

      沏  歼 饮 掉

  • 4. 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清于鸿毛  千均一发  大明鼎鼎  死的其所 

    寄托衰思  兴汪发达  无掬无束  重与泰山 

  • 5. 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 (1) 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 (2) 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3. (3) 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 6. 给句子画线的部分换个词语。
    1. (1)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2. (2) 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3. (3)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条意见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 7. 字词解释。
    1. (1) “固”字的解释有:①结实,牢靠;②坚定,不变动;③本,原来;④坚硬。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填序号。

      根深蒂  执己见  若金汤  人有一死

    2. (2) “精兵简政”中“简”的意思是,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来写:树立;正确对待;搞好、克服、提高、互相,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 (2)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树状图。

二、任务二:阅读理解与提升
  • 9.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捉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 (1) 片段(一)《为人民服务》选自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下列词语中与“服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服从 B . 效劳 C . 服气 D . 任职
    2. (2) 围绕着“为人民服务”,作者讲了3个方面的意思。从节选的文段中找出关键词句,填写下表。

    3. (3) 细读片段(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父亲和亲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局势越来越严峻

      亲友

      父亲

    4. (4) 对比中再读父亲的语言,联系片段(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父亲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②危急情况下,父亲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③父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只有像父亲一样献出生命才是为人民服务。

    5. (5) 通过对“为人民服务”的进一步了解,有几个同学展开如下讨论,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自身生活举例子说明观点。

  • 10. 课外阅读。

    张思德短暂的一生

    张思德同志于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一户贫苦的佃农家里。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红军当了一名通信员。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7个年头。这年春天,张思德已经在毛主席身边站岗10个月了。他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开荒种地,担任农场的副队长。

    几个月以后,眼看着谷子、玉米天天长高、长大了,战士们都特别高兴。农历7月,天气渐渐凉了,农场决定轮流进山烧木炭,好准备过冬,因为张思德曾几次烧过木炭,有经验,农场决定由张思德负责烧炭任务。当队长问张思德有什么困难时,张思德坚定地回答:“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

    张思德和战友小白在窑洞里干活。张思德用小钻头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下来的土扔到窑外,山风传来秋雨,打在山林树叶上发出清晰的响声。两个人在窑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干着。

    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碎土。

    “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领悟过来,刚要转身,张恩德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候,只听见“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坍塌下来的土里边。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张思德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战友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才29岁。

    1. (1)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晰: 

      坍塌:

    2.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写了人物的什么品格?体会一下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张思德坚定地回答:“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

    3. (3) 文章通过一件典型事例体现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你能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吗?
    4. (4) 结合这篇文章,再读读课文《为人民服务》,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三、任务三:拓展延伸与探究
  • 11. 探究题。

    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卫团通讯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顶坍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