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51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uán) 机(xiè)   衣板(cuō) 婆起舞(suō) B . 鱼(lú)      柴(fēi)    溪沙(wǎn)    叱风云(zhà) C . 倒(bàn)   息(xī)   轻尘(yì)    大腹便便 (pián) D . (jìng)   训(jiè)  入场(quàn)   好逸劳(wù)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意味深长        栩栩如生        血迹班班        腾云驾雾 B . 永往直前        一丝不苟        赏心悦目        名列前茅 C . 孜孜不倦        因地制宜        居高临下        奄奄一息 D . 不可名状        轻歌慢舞        一视同仁        神机妙算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 看到百亿票房男演员沈腾的喜剧作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D .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成长的路上,____注定了要迈出双脚,就只能往前移动,____前面荆棘横生。____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票,____结果如何,____在行进,我们就不会后悔。

    A . 只要    既然    因为    无论    即使 B . 既然    无论    因为    即使    只要 C . 即使    因为    既然    无论    只要 D . 既然    即使    因为    无论    只要
  • 5. (2023·景泰) 对下列诗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④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A . 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对偶 B . ①比喻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 C . ①拟人②对偶③比喻④借代 D . ①借代②对偶③比喻④夸张
  • 6. 下面那一条俗语用的不恰当?(    )。
    A . 这里没有外人,你 用不着遮遮掩掩,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B . 这件事别人都说我做得好,只有你总说这不好那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C . 只有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的智慧,正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D . 班长竞选,一贯默默无闻的他竟然报名了,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 7. 查字典填空。

    “执”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执”在字典中的

    解释有:A.执掌;B.拿着;C.坚持;D.执行,施行。请给下列句中加点的“执”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填上序号。

    海外学成归来后,他教于清华大学数学学院。

    司法人员要做到公正法,铁面无私。

    在讨论会上,代表们各一词,意见很不一致。

  • 8. 经典诗文默写。
    1. (1)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2. (2) ,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3) 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4. (4)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为间接引语)
    2. (2)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3. (3) 科学是改善人类生活最伟大的动力。(缩句)
    4. (4) 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改为反问句)
    5. (5) 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 10. 口语交际。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已密切相关,一些应用于教育的搜题App应运而生,迅速受到学生的热捧。某六年级(1)班围绕“搜题App是帮手还是‘枪手’”展开辩论,若你是反方辩手,你会怎样辩论呢?

    正方:我方认为搜题App是帮手。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等于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反方:

二、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与理解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①讴(ōu):这里指唱歌。②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路。③抚节:打着节拍。④响:回声。⑤谢:道歉,谢罪。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       ②自尽之

      辞归         ④响行云

    2. (2) 翻译下面句子为白话文。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 (3)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 12. 阅读理解。

    一滴残墨和一块手机电池

    【材料一】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673万台喷墨打印机、560万台激光打印机、86万台数码复印机在运行。按照国际标准,每台喷墨打印机每年平均消耗4.7个墨盒。中国虽低于这一标准,大约也会产生6000万个废弃墨盒、2700万个激光打印耗材硒鼓。另据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就至少会产生300万个有毒墨盒,其中绝大部分并未得到有效回收。每年有4万千克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粉尘进入上海的天空,北京地区应该有7万千克,全国则应该是270万千克。

    【材料二】

    手机的更新换代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电池。把废旧手机电池作为普通垃圾扔掉,危害相当大。资料表明,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而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可以污染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水。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不止一次问起垃圾都去哪儿了?怎么处理的?习近平主席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主席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
    2. (2)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3. (3) 结合三则材料可知,我们应该把墨盒和手机电池放到张贴了哪一个标识的垃圾桶里?(    )
      A . B . C . D .
    4. (4)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社区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请你代拟一条宣传语。
  • 13. 阅读理解。

    忽略

    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

    ②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

    ③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说:“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她没发觉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

    ④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眼了,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⑤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会影响紫罗兰的生长。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一边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一边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泪。

    ⑥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棵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⑦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

    ⑧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 (1) 说说文章中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 (2)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照例”“跑向”“奔向”等词语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文章最后一句话又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3. (3) 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
    4. (4)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
    5. (5) 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怎样做才好?
三、书面表达
  • 14. 写作表达

    题目:我从没有这样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舒畅、激动、认真、自责、伤心、烦恼、懊悔等。②以写人、记事为主,记事要完整、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③要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④要在叙事的基础上准确恰当地运用抒情、议论。⑤书写要工整,字体要端正、匀称。⑥字数在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