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 , 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摘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我们的写作应该是与我们自身、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生命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这种联系去堆砌的华丽辞藻,即便是有生命的也不会长久。我们说王勃的《滕王阁序》写得非常华丽,但是他是有多年积郁在内心的委屈或者情感的爆发,它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而是有灵魂的思想在里面。所以说好的写作本身一定要和我们自己的生活和我们的生命有关系,而不是没有关系硬堆砌出来,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文章写出来根本感动不了人。

    文风的问题还在于八股风格。写文章总是用那种很死板的句子,像一形容爱情就是用玫瑰,一形容心中所好就是“YYDS”,以至于丧失了用你自己体会很深的触发点来形容事物的能力,只能重复别人用过的陈词滥调,让读者失去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欲”。同时,这种八股文风经常将理论和经验撕裂成没有血肉相连的“两张皮”。其实这也是一个文风问题,就是大家没有用心把经验感受最深的东西提炼出来,而是在文献中找一个或一些理论像使用“万能”模板一样生硬地套用在经验数据上。这样写成的文章既不能用理论解释当下现象的本质,也不能用经验的复杂性来修正现有理论的偏颇。冯友兰先生晚年借一生之经验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在“自序”里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学术原则:“路是要自己走的,道理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得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所写的应该就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傍什么样本摹画来的。”

    (摘编自陈心想、张磊《修辞与文风》)

    材料三:

    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季先生的这一思想,既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说话,更适用于写作,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

    无论写文学作品还是写各种论著,都不同于写日记,都不是纯粹个人的自言自语,更不是个人内心思想自然主义的宣泄和展示。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势必会对读者产生影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复杂多变,感受和见解有正误之分,欲望和念头有正邪之分,心境和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写作的人只注重讲真话,不考虑影响作用和社会效果,心里想啥就写啥,把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统统宣泄出来,文坛就会乱象丛生。现在有的人写文学作品,把内心中贪婪、淫秽的肮脏思想,都借用艺术形式来展露和渲染,严重地玷污了圣洁的文学园地,熏染着人们的心灵。

    写作是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凡是写出来公开发表的东西,都应当能对人们的心灵起到滋养、启迪、保健和导向的作用;凡是写作之人,都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写作时,从选题立意、谋篇布局,到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都要慎重考虑社会需求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力求为读者提供营养丰富、健康洁净的精神食粮。这就决定了,写作讲真话,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入理性思考,对什么话该写、什么话不该写,进行慎重的辨别、选择和取舍。

    (摘编自李贵富、王长存《也说“写作讲真话”》)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是正确地认识世界。 B . 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并非难事,但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使得说真话不容易做到。 C . 呆板俗套的语言表达,体现不了作者的独特感受,会削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欲。 D . 宣泄式的写作会让不同读者产生正误之分、积极消极之别,会导致文坛的乱象众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引用辕固的“务正学以言”,是为了论述我们表达见解要尊崇追求真理的基本原则。 B . 材料二采用“两张皮”这一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八股文风造成的理论和经验割裂的危害性。 C . 材料二以《滕王阁序》为例,提倡好的写作应重视创作者与自身、生活和生命状态的联系。 D . 材料三认为写作应避免日记式纯个人的自言自语,不能表达个人的内心,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修辞立其诚”观点的一项是(    )
      A . 附会释道误众听 B . 刻鹄不成终类鹜 C . 夏虫不可语冰 D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 (4) 结合所给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画线的“写作时不能只讲真话”的理解。
    5. (5) 当今,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假如你开设公众号,在推送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上文本中获得哪些启发?
  • 2.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本打印子的簿子,不很讲话,即使讲话也没有什么生气。一出门,这人的河流就分开了,第一厂的朝东,二三五六厂的朝西,走不到一百步,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但是,住在这地域附近的人,这河流里面的不同的成分,是很容易看得出的。外头工人的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儿,很多穿着旗袍,黄色或者淡蓝的橡皮鞋子,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们有时爱搽些粉,甚至也有人烫过头发。包身工就没有这种福气了。她们没有例外地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条纹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儿蹒跚的样子。在路上走,这两种人很少有谈话的机会。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亲近的原因,过分地看高自己和不必要地看不起别人,这种心理是在“外头工人”的心里下意识地存在着的。她们想:我们比你们多一种自由,多一种权利,——这就是宁愿饿肚子的自由,随时可以调厂和不做的权利。

    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经过红头鬼(她们对印度门警的通称)把守着的铁门,在门房间交出准许她们贡献劳动力的凭证。包身工只交一本打印子的簿子,外头工人在这簿子之外还有一张贴着照片的入厂凭证。这凭证,已经有十一年的历史了。顾正红事件以后,内外棉摇班(罢工)了,可其他的东洋厂还有一部分在工作,于是,在沪西的丰田厂,有许多内外棉的工人冒险混进去,做了一次里应外合的英勇的工作,从这时候起,由丰田提议,工人入厂之前就需要这种有照片的凭证。这种制度,是东洋厂所特有的。

    织成衣服的一缕缕纱,编成袜子的一根根线,穿在身上都是光滑舒适而愉快的。可是从原棉制成这种纱线的过程,就不像穿衣服那样愉快了。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

    这大概是自然现象吧,一种生物在这三种威胁下面工作,更加地容易疲劳。但是在做夜班的时候,打瞌睡是不会有的。因为野兽一般的铁的暴君监视着你,只要断了线不接,锭壳轧坏,皮辊摆错方向,乃至车板上有什么堆积,就会有遭到“拿莫温”(工头)和“小荡管”(巡回管理的上级女工)毒骂和殴打的危险。这几年来,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拿莫温和小荡管打人,很容易引起同车间工人的反对,即使当场不致发作,散工之后往往会有“喊朋友评理”和“打相打”的危险。但是,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她们是最下层的一类人,她们是拿莫温和小荡管们发脾气和使威风的对象。在纱厂,活儿做得不好的罚规,大约是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三种。那么,在包身工所有者一一带工老板的立场来看,后面的两种当然是很不利了,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每逢端午重阳年头年尾,带工头总要对拿莫温们送礼,那时候他们总得谄媚地讲:

    “总得你帮忙,照应照应。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

    1. (1)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点钟”很多人涌向工厂,不仅写出了包身工恶劣的劳动条件,也侧面反映了在中国的日本纱厂的庞大,而这也促成包身工制度的膨胀。 B . “破脏的粗布鞋,缠过未放大的脚”,对包身工的鞋和脚的细节描写,旨在突出包身工们遭受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的压迫剥削之深重。 C . 选文部分将外头工人中“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与包身工们的对比,真实地刻画出与带工头订立包身契的姑娘们地位低、待遇差的工作现状。 D . 选文写包身工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时,作者作了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具体地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
    2. (2) 下列对文中不同称谓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咱的小姑娘”,带工头谄媚拿莫温时对包身工的这称呼略显亲热,也流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温情。 B . “没有锁链的奴隶”,虽然没有锁链加身,但包身工在严密监视下,与奴隶一样没有任何自由。 C . “包身工”,看似客观写农村女娃因家庭贫困、无路可走而被迫签订包身契的实情,实则饱含怜悯。 D . “生物”,突出包身工饱受摧残,过着非人生活,无自由无尊严,尽显资本家及其走狗们的狠毒。
    3. (3) 文中画横线的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请结合选文从“报告”与“文学”的角度简析其基本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司马迁《屈原列传》)

    材料二: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阔,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A而人主以为去B己C疏远D不若E起居饮食F前后左右之亲G可恃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B . 不肖,不才,不贤,义同《西江月》词写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中的“不肖”。 C . 治国,安定太平之国,与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意不同。 D . 硕士,健硕之士,指体格强健、勇武有力之人,与古代汉语中的“虎士”之意接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兰怂恿父亲怀王前去秦国会盟,致使怀王最终未能回来,楚国人和屈原因此怪罪和怨恨子兰。 B . 材料一叙议结合,叙中有情,寥寥数语而人物形象尽显;议中有情,意含褒贬,倾向鲜明。 C . 宦官取得君王信任后,把控君王,扰乱国家,其祸患与女子色侍君王搅扰朝政的祸患一样严重。 D . 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产物,作者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②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5. (5) 结合材料,从君主角度,简要分析其亡国或亡身的原因。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愤(其三)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表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炽热不减当年,存“壮心未与年俱老”之意。 B . 颔联,“戎衣窄”写出自己年老体衰的迟暮之态;宝剑寒光闪烁,则流露出奋争的情怀。 C . 颈联,实写诗人十年戍边的经历,为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驰聘万里疆场。 D . 尾联,关河自古战事不断,可诗人如今只能袖手旁观,悲痛苍凉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2. (2) 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诗人之“愤”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2. (2) 描写塞外黄昏的风景,王维《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燕歌行》则是“”的凄凉与悲壮。
    3. (3) 春夜,一轮圆月高悬,小刚的爱人触情生景,给远在外地的小刚拟了一条短信:春夜美好,明月朗照,《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很适合我此刻的心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论纵观,还是横览,大运河都是积淀极为深厚、成就伟大辉煌的存在。

    纵观,大运河历经2500年沧桑洗礼。其①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大运河承载了太多厚重历史,留下了无数文化遗迹,是流动的文化,活着的遗产,也是正在书写的历史,连结着过往,承继于当下,开创着未来。

    横览,大运河③绵延3600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④是调节和平衡中国东西南北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大动脉。它“确保古老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曾断裂”,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基本因子和战略资源,构成人类多元化的中国文化景观,成为一条⑤承载家国兴衰的“命运之河”。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翻开中国地图,如果说长城是中国版图上雄健坚强的一撇,大运河则是灵动通达的一捺。

    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交融的纽带,更以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为依归,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大运河文化带联结起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欧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⑥贯通古今,连结南北的大运河,又再焕发崭新时代活力,承先启后,⑦汇通东西,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互鉴。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处“肇始”和③处“绵延”使用恰当。 B . ②④两处的“是”字的用法完全一样。 C . ⑤处“承载”突出了肩负的使命重大。 D . ⑥处“贯通”和⑦处“汇通”使用贴切。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有特点,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 (3) 11月13日,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在京举办,请根据上文,结合大运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文化节拟一则宣传标语。(20字以内)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作为追求意义的生命存在,不仅需要有形的物质家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精神家园可以看作我们精神层面栖居之所,它给人以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精神才不再感到漂泊。信仰是一种精神需要与精神追求,它不能脱离精神世界而存在,;被悬置的信仰终将会因为无根而随风摇摆。而恰恰精神家园为信仰提供了升华之基、安居之所和养成之皿。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现实价值需求,而忽视内在精神的超越性需要,从而丧失了人的存在的意义感与价值感,。在这种不稳定、不确定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与形塑,能够引导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对真与善、爱与美的不懈求索,使人的精神追求与个人价值在文化孕育中得到升华,引领人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在精神层面真正挺立起“大写的人”,构建起自我崇高的精神家园。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②  ③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记忆承载着我们与过往重逢,曾经的琐碎与悲欢偶尔在心底微微发光。再次接近旧人旧事,只是欢喜的不能原样重来,遗憾的也难以真正修补,有些事彻底忘掉似乎是对过去的背叛,而牢牢记住又可能造成对未来的辜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