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东实验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如图,回形针的长度大约是(  )

    A . B . C . D .
  • 2.  如图甲的五弦古琴演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越来越高的声音,如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拨动古琴弦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弦的粗细有关 B . 古琴发出“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 C . 古琴发出“羽”的声音时,弦的振幅一定比发出“商”的声音时大 D . 古琴发出“徵”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发出“宫”的声音时大
  • 3.  小明乘坐大巴,他正对车窗固定好照相机,先拍到图甲,再拍到图乙,两张照片均拍到同一路灯和同样两辆小汽车X、Y。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 以Y车为参照物,X车向西行驶 B . 以X车为参照物,Y车向西行驶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X、Y两车都向东行驶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X车的行驶速度比Y车的大
  • 4.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从起点沿直线向东行驶到达终点,如图记录了两车在此路程内的运动时间,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一定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乙车一定是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 C . 甲、乙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 . 甲车16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 5. (2022·常州) 有市民在湿地劳动时不慎陷入淤泥无法脱身.救援者将宽大的木板平绑在鞋底,顺利走到受困者身边,如图所示。受困者的质量为、对淤泥的压强为 , 救援者连同木板的总质量为、对淤泥的压强为 , 淤泥处处相同,则(   )

    A . B . C . D . 数据不全,无法比较
  • 6.  如图甲,把M管插入烧杯水中,在M管的上方吹气,M管中液面上升至图乙所示位置;把烧杯中的水倒出一部分,液面如图丙。图甲、图乙中M管内A处的气压分别为 , 图甲、图丙中B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 , 则(  )

    A . B . C . D .
  • 7. (2017·绵阳) 一矩形线圈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刚通电时在磁场作用下扭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现将该线圈放在图乙所示的蹄形螺线管间,a、b为螺线管与电源的接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四次操作:

    ①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②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

    ③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④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

    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是(   )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④ C . ①和④ D . ②和③
  • 8.  如图所示,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爆发期间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这些粒子由质子和电子等组成;地球拥有地磁场,当太阳风中的部分带电粒子通过地球附近磁场时,其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 电子带负电,所以太阳风中的电子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 . 带电粒子运动轨迹能发生改变,是因为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 . 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同时地球的磁场被压缩了,说明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力和太阳风对地磁场的力是对平衡力
  • 9. (2023·天河模拟) 核能发电过程如图,某次反应堆释放能量为E1 , 至发电机输出电能为E2 , 则(    )

    A .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E1可能小于E2    C . 用废气供热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D . 汽轮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0.  如图1为电磁波谱及其主要用途,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1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 . 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 . 电取暖器可能是利用乙电磁波工作的 D . 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X光片诊断病情
二、非选择题(共60分)注:此部分的选择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 11.  如图,密闭装置中甲、乙瓶子内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间用两端开口玻璃管连通,玻璃管内有一段水柱。该装置被阳光均匀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柱向左移动,此过程中,根据公式可知,乙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  黄老师来到西藏,在沿途经过以下几个地点时,记录了下表中的一些数据:

    地点

    海拔高度

    当地大气压

    当地水的沸点

    林芝

    2900

    680

    90.2

    拉萨

    3600

    632

    87.8

    珠峰大本营

    4240

    591

    85.7

    那曲

    4700

    560

    84.3

    1. (1) 通过对数据分析,总结出一条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黄老师在家自制了一个简易气压计,她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使管内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南昆山的主峰天堂顶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峰,海拔高度 , 黄老师拿着自制气压计从山脚爬到山顶上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3.  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N连接,图1中所示为弹簧原长的状态,水平地面为粗糙表面,把N沿水平地面压缩弹簧,直至N的位置标记线到达A点(本题中N的位置,均指N的位置标记线所对的位置),静止释放N,运动到最远点B点后,返回通过C点。

    1. (1) 在图2方框内以点代N,画出N由B点返回通过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2. (2) N在A点静止释放,先后两次通过C点时,N受到弹簧弹力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3. (3) 若把水平面换作光滑无摩擦表面,N运动到最右端速度为零时,弹簧与其连接恰好断开,则物体N将

      ①保持静止状态   ②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③被弹簧拉动向左运动   ④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 14.  如图,小明把物块A以及砝码分别按甲和乙的方式放置,棉布表面比木板表面更粗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物块A,物块A均未被拉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图甲和图乙中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 , 则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5.  如图所示,一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磁性平板在O点上方和下方的粗糙程度不同,铁块对磁性平板的压力不同。铁块一直受到竖直向上大小为的力F的作用紧贴磁性平板向上运动。从铁块经过M点时开始计时,每经过 , 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铁块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Q段做变速直线运动。在MN与OQ段中,铁块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 , 则(选填:“=”或“”),你判断的依据是:

  • 16.  LED发光的颜色与通过其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娜娜利用两块磁铁、一个线圈等材料制作了一台发电机,并用该LED和开关连接了图乙中电路。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以一定的速度连续转动线圈,当线圈转动到如图乙所示位置时,LED发黄光,则当线圈转到图丙位置时,ab边中电流方向为(选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LED发(选填“红光”或“黄光”)。

  • 17.  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小明同学找到了某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起飞质量

    1216g

    最大上升速度

    18km/h

    最大下降速度

    10.8km/h

    飞行时间

    约25分钟

    镜头焦距

    2.8mm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1. (1) 该款无人机从地面飞到30米的空中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 (2) 小明对无人机的螺旋桨十分感兴趣,查找资料得知: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ρ=0.72g/cm3 , ρ塑料=1.2g/cm3 , ρ碳纤维=1.8/cm3),他用量筒测得一支螺旋桨的体积为10cm3 ,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 18.  如图,利用甲所示消防车的升降台可以运送消防员至高空作业,升降台在内将质量为的消防员从A点匀速提升到B点后,在B点静止,AB长为 ,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求:

    1. (1) 求出消防员在AB段时升降台对消防员的支持力;
    2. (2) 若消防员鞋底总面积 , 求他在B点静止时对升降台的压强。
  • 19.  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于是他根据这个原理利用A、B两根不同的橡皮筋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克(如图甲),把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放在旁边进行测量,分别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 ,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小明用橡皮筋B制成一款测力计并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当挂上苹果后橡皮筋的伸长量为12厘米,则该苹果的重力大小为N;
    2. (2) 若A自制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 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3. (3) 根据“自制测力计”成果评价量表,说一说你会选择A、B橡皮筋中的哪一根制作成测力计,并说明你们选择理由;(注: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越大,精确度越高)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5分

      3分

      1分

      科学性

      精确度高

      精确度较高

      精确度低

      实用性

      量程大,携带方便

      量程较大,携带较方便

      量程小,携带不方便

      美观性

      外形美观,结构完整

      外形较美观,结构较完整

      外形不美观,结构不完整

      答:我会选择橡皮筋(选填“A”或“B”),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