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2024年九年级3月第二次月...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  )
    A . 帕斯卡 B . 牛顿 C . 焦耳 D . 伏特
  • 2. (2023广西·中考真题) 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远山 C . 动车 D . 树木
  • 3.  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镜中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 “水中桥”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 “林中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 . “缸中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 4.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轻质小球被排斥,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 . 带正电 B . 带负电 C . 不带电 D . 带负电或不带电
  • 5. (2017·青海) 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个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h内,消耗的电能为1.2kW•h,那么用这个电器是( )
    A . 液晶电视机 B . 台式计算机 C . 家用空调 D . 电冰箱
  • 6.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为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 . 甲为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 . 乙为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 7.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次安全用电知识比赛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饭锅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 B . 搬动正在工作的电风扇 C . 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烤箱 D . 油烟机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火
  • 8. (2023·福建) 东南海域水质的改善,给了中华白海豚一个温馨的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过程,动能不变 B . 海豚跃起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 . 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过程,重力势能不变 D . 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下潜过程,动能变小
  • 9. (2023·通辽) 现代电动汽车为了节能,都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在汽车刹车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提供后续的能量,下列四个装置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图中机械在使用时不能省力的是(  )
    A .
    钢丝钳
    B .
    起重机的动滑轮
    C .
    赛艇的桨
    D .
    扳手
  • 11.  如图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  )

    A . 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 B . 电源的左端为正极 C . 小磁针甲的右端为S极 D . 小磁针乙的左端为N极
  • 12.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它们彼此进入对方约1mm、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走进公园的同学们感觉花香袭人、气温升高时、香味更浓、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C . 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少,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 13.  用完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绕制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端拉力分别为F1、F2;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物体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2 B . F1=F2 C . η<η D . 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 14.  如图所示,小红用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 . 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若小红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车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 D . 若小红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小红仍对车做功
  • 15.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2min C . 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在第8min到第12min之间,该物质内能不变
  • 16.  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如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电源的电压恒为U,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R,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关旋至“1”挡,开启化霜功能 B . 开关旋至“2”挡,开启除露功能 C . 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2R D . 化霜与除露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2∶1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17.  我们能观看太空授课,是靠将信号从空间站传回到地球的,空间站的电力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 18.  在阅览室等场合常看到“请勿高声喧哗”的警示牌,这里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在医院的住院部常看到大大的“静”字警示牌,这是在减弱噪声的警示。
  • 19.  用电热水壶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时能量的转化与热机的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
  • 20.  平静的湖水深7m,水面上空12m处一只白头鹤正水平飞行,它和它在水中像的距离为m,鹤在向下俯冲捕食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2022·永州) 小华家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5A的电热水壶,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42s产生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的80%被质量为1kg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为 ℃,已知c=4.2×103J/(kg•℃)。
  • 22. (2023八下·定远期中)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 ,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甲的边长为10c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a,若乙沿水平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厚度为Δd=cm。(g取10N/kg)

四、作图题(共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五、实验探究题(共25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25.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

    1. (1) 组装好装置,应该轻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3. (3) 调节好压强计,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通过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6.  

    1. (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实验时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是水在沸腾(选填“前”或“时”)的情况;
    2. (2) 小明通过图丙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如图丁所示,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 (3)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应选择两个规格(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在闭合开关前,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该对电流表进行
  • 27.  家乡的土豆丰收了,小红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土豆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 (2) 将土豆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土豆的质量为g。

    3. (3) 由于土豆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小红将它缓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直至浸没,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20g。则土豆的体积为cm3 , 密度为kg/m3。在测量溢出水的质量时,不小心有水溅出,测得土豆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回家后,小红又利用电子秤、杯子和水测出了土豆的密度。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①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调零;

      ②把土豆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m1

      ③取下土豆,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m2

      ④将用细线系好的土豆缓缓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且土豆不触碰杯底。电子秤示数为m3

      ⑤土豆的密度表示式ρ=。(用m1、m2、m3、ρ表示)

  • 28.  学校“水培种植小屋”的蔬菜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0~30℃之间,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热敏电阻和电阻箱设计温度报警电路,电阻箱是可以调节并显示阻值的变阻器。

    1. (1) 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热敏电阻Rt阻值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规律。

      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应将开关;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起到的作用;

      ③将热敏电阻置于0℃的环境中,闭合S1、断开S2 , 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0;然后断开S1、闭合S2 , 调节电阻箱R0直至电流表示数为,此时Rt=R0

      ④将热敏电阻Rt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重复步骤③,测得的数据如表:

      温度t/℃

      0

      10

      20

      30

      40

      阻值Rt

      2800

      1800

      1200

      800

      600

      分析数据可得: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2. (2) 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学习小组设计的报警电路如图丙所示。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12V)、热敏电阻Rt、电阻箱R0(0~9999Ω)、数字电压表(U≥7.2V时报警)、数字电流表(I≥6mA时报警)、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设计要求:小屋温度t≥30℃或t≤10℃时都有一个电表报警。

      ①为了满足设计要求,电阻箱R0应调为Ω;

      ②当温度降低到10℃时电路报警,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mA。

六、综合应用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卡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9.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沿着平直的水平路面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5min,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阻力为15N。求:

    1. (1) 自行车匀速直线行驶5min的路程;
    2. (2) 匀速直线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3. (3)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 30.  在实践活动中,物理小组计划制作一个水位仪,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显示蓄水池水位的高低。器材有:最大阻值为20Ω的均匀弧形电阻片R、电压恒定的电源、R0=10Ω、多个定值电阻、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以及滑杆、细杆、浮子等。设计要求是:①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越大,表示水位越高。②滑片P滑到电阻片的一端时,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恰好达到满偏(量程的最大值),指针位置表示蓄水池规定的最高水位;当滑片P滑到电阻片的另一端时,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表示规定的最低水位。某组同学利用电流表设计了一个符合要求的装置,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滑片P与滑杆连接,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通过轻质细杆连接一个浮子。求:

    1. (1) 当水位最高时,滑片P应该滑到a端还是b端?
    2. (2) 电源电压;
    3. (3) 电路的最小功率;
    4. (4) 另一组同学想用电压表显示水位高低,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说明他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提出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具体改进方法。
  • 31. 如图甲所示,A、B是边长均为10cm的正方体,已知A的质量为0.2kg,B的重力为16N,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A、B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后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再向容器中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水,直至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已知弹簧原长为10cm,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Δ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 , 容器足够深。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弹簧的质量与体积均忽略不计。求:

    1. (1) 物体A的重力;
    2. (2) 加水前,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1
    3. (3) 加水后,当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时,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