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万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

更新时间:2024-04-24 浏览次数:49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 1. (2023·惠济)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 
    A . 粘(zhān)贴 湖泊(pō) 劲(jìn) 旅 自怨自艾(ài) B . 露(lòu)脸 稽(qǐ)首 逮(dài)捕 忍俊不禁(jīn) C . 伺(cì)候 提(tí)防 铜臭(chóu) 退避三舍(shě) D . 粗犷(guǎng) 折(shé)木 宁(níng)可 同仇敌忾(qì)
  • 2. 关于中外作品有关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小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孩子。 C . 鲁滨逊是英国人,1686年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3年。 D .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他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不颓废,虽苦闷却不消沉。
  • 3. (2023·吉阳)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弈者(擅长) B . 乎(知道) C . 过犹不(达到) D . (热水)
  • 4. (2024·鄂州模拟)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 B . 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夸张) C .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比喻) D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 5. (2023六下·七里河期末) 下列句子中成语、俗语或名言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重见天日 B . 有些话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实际对自己有好处。 C . 奶奶出门丢了钱,妈妈安慰她:“您别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哇!” D . 每当作文无话可写时,小王就会有“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的苦恼!
  • 6. (2024·罗城模拟) 关于阅读方法,你不赞同的一项是( )
    A .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主次,有助于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B . 为了读更多的书,我们就要提高阅读速度,写旁批耽误时间,所以没必要做旁批。 C . 读古诗词时,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领会意思,体会意境。
  • 7. 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充足的光线   充分的理由   充沛的精神   充溢的泪水 B . 舒畅的心情   舒适的环境   舒心的日子   舒缓的动作 C . 精致的花纹   精美的礼品   精巧的双手   精湛的技术 D . 优质的成绩    优雅的姿态   优厚的待遇   优越的条件
  • 8. 下列学习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 . 要边读书边思考,并写下读书笔记。 C . 坚持每天读课外书,读什么都可以。 D . 完成习作后要多读几遍;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 9. (2024六下·荆州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 与其生闷气浪费时间,也不动手做点实际的事情。 B .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C . 《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 D .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 10. 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字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衣襟 荡漾 威(hè) B . 和霭 锻练恨(zēng) C . 辟静 倾覆 碧波万(qīng) D . 点辍 严峻 剥(xuē)
  • 11. (2023六下·惠州期末) 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衣衫褴绶    不知所措    焉知非福 B . 热气腾腾    不可思异    张冠李带 C . 见微知著    翻箱倒柜    无独有偶 D . 锲而不舍    千捶万凿    独出心裁
  • 12. (2023·涧西) 小光准备以“玩也能玩出名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用到习作中( )
    A .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他把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了放大镜。后来他将两片放大镜叠在一起,一片固定,另一片随意调节,制成了一台简易显微镜。 B . 达尔文小的时候,经常给父母亲赶鸭、割草,他会捉一两只昆虫装进口袋,也会从水底捞几个彩色的石子,仔细研究半天。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C . 居里夫人为了查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环境简陋的实验室里坚持实验。最终花了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在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镭。 D . 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看见一块大石头,他很好奇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懂这一疑惑,他经常跑到很多地方找石头。后来李四光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 13.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埋在土里的千年宝物能够重见天日 B . 听了爸爸讲的笑话,我不约而同地大声笑了起来。 C . 我和迈克来自五湖四海 , 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 . 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 14. (2023·海沧) 即兴发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关于即兴发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 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B . 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C . 提前打腹稿,想好先后顺序。 D . 表达有条理,且要面面俱到。
  • 15. (2023·惠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平时训练态度认真,基础扎实,心理素质良好。 B .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你的思想,开启你的智慧,从而影响你的一生。 C . 随着“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西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D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 16.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 (1) 《匆匆》一文的作者是。课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的主题思想。
    2. (2) 本学期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不能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个小孩围绕着的问题展开了辩论;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只有具备的精神,才能发现问题,问题。
    3. (3)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而文天祥则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4. (4) 诗以言志。元代画家王冕借梅自喻,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不要人夸好颜色,。”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粉骨碎身浑不怕,。”清代书画家郑燮借物喻人,通过吟咏劲竹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任尔东西南北风。”
    5. (5)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了,我也茫茫然跟着。(《匆匆》)
  • 17.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写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 (2) 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3. (3)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派。(改为反问句)
    4. (4) 青青园中葵,
    5. (5) 仿写句子

      没有绿叶,哪有花儿的美丽;没有黑夜,哪有月亮的明亮。

      没有,哪有;没有,哪有

二、阅读理解。(20分)
  • 18. 现代文阅读。

    “成”与“功”

    ①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

    ②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③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面,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④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眼眼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⑤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如一日地集整理,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⑥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的“成”倒不如站起来积跟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 (1)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叫作“”。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的。
    2. (2) 分别概括文章中列举的三个“功到自然成”的具体事例。

    3. (3) 下列名句与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不符的一项是( )
      A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19.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端午节前的周末,我回了趟老家。饭桌上,见到母亲抖着筷子,好几次夹不住菜。母亲说她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可我这做女儿的却不知情,真是愧对年迈的母亲。

    ②离家前的一天晚上,我对母亲说:“妈,您以后干活悠着点,等我下个周末回来帮您做。”母亲说:“你工作忙,回家一趟不容易。”稍后母亲迟疑地说:“不能在家多待一天吗?”我心一紧,说:“妈,不能呀!明天我得上班。”母亲听了,半晌不语。

    ③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醒来就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厨房里,母亲正在忙碌着,看见我,轻轻一笑说:“闺女,妈连夜包了几个粽子,你带一些回去,锅里的这几个,我煮好了,你等会儿吃了再走。”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心里热热的,不禁心疼地埋怨:“妈,粽子又不是稀罕物,用得着连夜包吗?再说您手不好,……”我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外面的粽子哪有妈亲手包的好吃……”见母亲的手由于疼痛不停地颤抖着,我的嗓子发紧,赶紧拿起一个粽子低头去剥

    ④我正吃着粽子,母亲拎来了一个包裹。她一边解开袋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交代我:“这里面有三种粽子,咸肉粽子,孙子爱吃;大红枣的,你吃了补气血;女婿胃不好,给他包的是掺杂了粳(jīng)米的粽子……”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

    ⑤我看着母亲用抖动的手,把粽子一个个重新放进去,忽然觉得,母亲如此的精细、周到。那一刻,我真想对母亲说:妈啊,您为儿女操持了一辈子,就不能歇歇脚?可是,即使我想对母亲说些感激的话,又怎能说尽母亲对女儿的舐犊之情。

    1. (1)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2. (2) 读第②段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测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3. (3) 默读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对加点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醒来后闻到粽香,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美味的粽子 B . 看见母亲的手在颤抖,“我”担心她剥得不好,便只能自己剥 C . 看到母亲的做法,“我”用剥粽子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感
    4. (4) 第④段反复使用“絮絮叨叨”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5. (5) 为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6. (6) 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选出使用“舐犊之情”最准确的一项( )

      阅读链接

      舐犊之情:典故出自《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舐,即舔,像老牛舔小牛犊一样,形容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A . 虽然毕业后我们即将分开,但是舐犊之情却会铭记在心中。 B . 这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舐犊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C . 当我面对素不相识却对我伸出援手的陌生人时,舐犊之情油然而生。
三、作文(30分)
  • 20.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人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你帮助,在你伤心难过时给予你安慰,在你失去信心时给予你鼓励,在你努力拼搏的道路上给予你陪伴……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选择合适的事例,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习作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以及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