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2023_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bēng dài

    lǎn duò

    xiāo huǐ

    fán suǒ

    yìng jiēbù xiá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迫     壮     B . 改   五     变    C . 记    说    奇   统                D .    劳    果实累累  
  • 3.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孙:指诗人自己)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                (知:智慧) C . 干将发 , 有作其芒。                                        (硎:磨刀) D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                (喑:沉默)
  •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B . 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姬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C .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D .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 5. 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举世

      国泰

      夜不

      民不

      路不拾

      同心

    2. (2) 以上词语中互为反义词的是
    3. (3) 以上词语中意思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的词语是:。它的近义词是:
  • 6.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姿态(姿势、体态)

      (态度、气度)

    2. (2) 把下列故事与相关地方以及文中人物进行连线。

      《阿拉丁神灯》                中国                贝尔驴                 伊桑格兰狼                勃朗熊

      《八仙过海》                欧洲                法师                灯神                        公主

      《列那狐的故事》        阿拉伯                何仙姑                韩湘子                        吕洞宾

    3. (3) 读下面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4. (4) 展开联想,把成语“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5. (5)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跑了。

      用摘录、删减或概括的方法缩写成一句话:

  • 7. 积累园地。(错一个字则该空不得分)
    1. (1) 通过学习,我们感悟到了清少纳言笔下的自然之美,她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也有无数的
    2. (2) 思乡是张继笔下那夜半到客船的钟声,是纳兰性德笔下的“风一更,雪一更,”。
    3. (3)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有丰富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得来的句子是:“我非生而知之者,。”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道:“?。”意思是我们要认真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4. (4) 班里的小明同学不爱学习,整天就是玩,我想用葛洪的“”来劝告他。
    5. (5) 朱用纯告诫我们:“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确实,今天的我们也要珍惜资源,不能浪费。
    6. (6) 林升在《题临安邸》中运用一语双关,讽刺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句子是:“,直把杭州作汴州。”
    7. (7) 林杰的《乞巧》中描写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诗句是:“七夕今宵看碧霄,。”
  • 8. 口语交际。

    班里要举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先想一想在你读过的书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你将自己喜欢的人物是谁,出自哪部文学作品,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说清楚。

二、阅读感悟。(24分)
  • 9. 阅读理解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译文)翠鸟先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灾祸。到了它生了小鸟的时候,特别喜爱它,担心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到更低的地方,于是人们就把翠鸟的孩子捉住了。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生子 

      爱之

    2. (2)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中的“之”指的是
    3. (3) 你想对文中的翠鸟说什么?
  • 10. 阅读理解

    材料一:

    南京学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学习。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张主任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材料二:

    对青少年而言,其认知发展并不完善,行为自控能力薄弱,不加引导地让他们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必然会出现难以甄别是非善恶、无法有效趋利避害的恶果。可怕的是,我们对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监管,无论哪方面,都做得远远不够。如果不能“亡羊补牢”,可以想象,后果会更严重。

    材料三: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指出:“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亲子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中,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孩子在缺少现实交往,为寻找寄托的情况下,更容易沉迷网络。专家指出:“家长要对孩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识别与解决,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此外,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行为,家长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堵”或“施压”,应以“疏”代“堵”。作为最接近孩子的人,父母才能进行最有效、最直接地监管与保护。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小李家长没收孩子的手机,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孩子情绪的变化。 B . 认知发展完善、自控能力较强的青少年可以自由使用网络。 C . 父母对于孩子的网络行为能进行最有效、最直接地监管与保护。 D . 生长在亲子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
    2. (2) 根据材料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上三则材料都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有关,材料二侧重于介绍其造成的后果,材料三侧重于阐述解决方法。 B . 对于有“手机依赖症”的孩子,父母没收手机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C .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 D . 对于沉迷网络问题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可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3. (3) 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疏”的方法有哪些?请尝试写一条。
  • 11. 庄重地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

    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知晓

      振奋

    2. (2) 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3.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作者感觉惊奇是因为,“这一切”是指

    4. (4) 文章已用“‖”分好了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5. (5) 回答问题。

      ①“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习作。(30分)
  • 12. 题目:我想对您说

    要求: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对别人倾诉;告诉爸爸妈妈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跟朋友诉说自己成长中的点滴烦恼,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表达敬佩之情……现在就请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成一封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体会你的感情。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