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城南、城北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英国一旅游团想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 )
    A . 北京市 B . 陕西省 C . 云南省 D . 浙江省
  • 2.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 )
    A . 建造房屋 B . 使用火 C . 制造彩陶 D . 种植水稻
  • 3. (2021七上·剑河月考)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原始居民
  • 4. 据测定,活动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至20万年。学者研究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主要依靠( )
    A . 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 B . 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 C . 远古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D . 获取和保存天然火的遗存
  • 5.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具体体现有( ) 

    ①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对石器进行磨光和钻孔 

    ③已经穿上自己缝制衣服 

    ④对死者进行埋葬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
  • 6.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下列属于这时期的制作的工具有( )

    ①尖状器

    ②刮削器

    ③石锤

    ④弓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23七上·高州月考)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
    A . 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B . 青铜制造业的兴起 C . 家畜饲养业的出现 D . 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 8. (2020·潮南模拟)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 洞穴 B . 干栏式房屋 C . 四合院 D . 半地穴式房屋
  • 9. (2022七上·涪城期中) 假如你穿越时空,到了约6000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村,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在午饭时,当你低头看向你面前盛饭的彩陶陶器时,你大概率会看到哪种农作物做的饭?(    )
    A . 水稻 B . C . D . 玉米
  • 10. (2021·连云港) 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11. (2022·河南) 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 . 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 .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 . 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 . 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 12.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这是1912年由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亲撰的祭词,它歌颂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 13. (2020七上·梅里斯月考)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4.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 . 商朝 B . 西周 C . 夏朝 D . 秦朝
  • 15.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由镐京出发,第7日陈师牧野。在那里,武王发布战誓,列数纣王之罪,不到一天工夫,武王便获克商大捷。从此,一个崭新的周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这则史事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 阪泉之战 B . 武王伐纣 C . “国人暴动” D . 平王东迁
  • 16. 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因病在药店买药时,发现龙骨这味药上刻着符号。他认为这是古文字……这里的“古文字”是指( )
    A . 隶书 B . 甲骨文 C . 铭文 D . 小篆
  • 17. (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 18. 认真观察如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 19.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长城 D . 大运河
  • 20.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因材施教 C . 有教无类 D . 为政以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21.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以下任务。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品德才能俱佳)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是到夏朝时,这种传位方式发生了变化,《三字经》中记载:“夏(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材料二:“(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三: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

    1. (1)  材料一中“家天下”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变化?这一制度从哪位国君开始的?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国君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形成的由上至下哪四个贵族等级?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军队战斗力“低下”,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重要作用?
    4. (4)  根据材料三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 22. 生产工具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看图回答问题: 

    1. (1)  说出图中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
    2. (2)  写出图中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名称。
  • 23. 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一览表

    1. (1)  确立一个分类标准,对材料一中的代表人物进行合理分类。 

      序号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商鞅

      墨子

      韩非

      孟子

      庄子

      荀子

    2. (2)  将下列资料对号入座。(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空白栏)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礼制 

      D.“以法治国” 

      E.“兼爱”“非攻” 

      思想家

      孔子

      韩非

      老子

      墨子

      荀子

      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