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10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sì) 御(dǐ) 弱(xiāo) 写(téng) B . 冽(lǐn) 隔(jiān) 惚(huǎng) 妒(jí) C . 母(jiào) 侵(lüè) 谢(chóu) 噪(guō) D . (bàn)  命(fèng)  抖(shǒu)     繁(zhí)
  •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吩咐  迟廷  笑嘻嘻  金壁辉煌 B . 懒惰  疆土  博物馆  同心胁力 C . 黎明  走廊  摄氏度  难以直信 D . 机械  销毁  手电筒  应接不暇
  •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而不(满足) B . 随意春芳(休息) C . 万马齐(沉默) D . , 我少年中国(表示赞叹,相当于“啊”)
  • 4. 结合语境,选项中语言表达更准确的一项是( )

    “____”这一俗语的意思是;在享受生活时不能忘记开创人的功劳。学习了《冀中的地道战》后,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____,心怀感恩,同时还要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A . 饮水思源             直言不讳 B . 饮水思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 C .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D . 吃水不忘挖井人   直言不讳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圆明园中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B . 洞里经常准备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C .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D .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 6. 下列句子中,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野菊花不像腊梅那般孤高自傲,她虽不华丽,却有一种朴实的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 . 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我。 C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只有粉墙、黛瓦、褐色的窗,衬托出满园的风光无限,美得是那么单纯、朴素、可爱。 D .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桂花雨》一文以桂花为主线,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B .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将相和》一文时,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C . 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D . 巴金的《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根据要求用“骄傲”写句子。

      (形容自豪) 

      (形容自满) 

    2. (2) 读例句,体会作者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雪花飘落下来。

  • 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2024年已经到来,龙龙在朋友圈发文勉励自己,请你补充完整。

    致自己在2024年里,希望自己:

    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天地转,”,时光飞逝,我要“不饱食以终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光盘行动,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做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深情,知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孤寂忧愁,从更多的传统诗词中体会社会与人生。

    “红日初升,”2024年,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祖国 (填写四字词语)。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加油!

二、阅读与理解。
  • 10. 文言文阅读。

    读书须有疑

    【宋】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注释】①疑:疑问。②教:使,令。

    1. (1)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疑渐渐(放下) B . 读书无疑(……的人) C . 融会贯通(致敬) D . 始是学(方向)
    2. (2) 朱熹描述的读书进程是怎样的?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3. (3) 有关朱熹谈读书,你还积累了哪些句子?(请写出一句)
  • 11. 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 (1) 选文主要介绍了松鼠的 特点,具体描写了松鼠的面容、、进食动作几个方面。
    2. (2) 选文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____。
      A . 概括松鼠的特征,统领全文。 B . 奠定情感基调,表现松鼠勤劳的特点。 C .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12. 课外阅读。

    迟子建

    ①那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 , 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自己就在楼下,下雪了,来给我送伞,让我今天早点回家吃饭。

    ②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

    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母亲孤零零的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步伐比以往更缓慢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④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⑤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⑥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用袖子抹着眼泪。瘦弱的背影,我没有听到她的哭声,她的哭泣都是无声的。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妄为的孩子。

    ⑦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⑧我想,母爱就像伞,把风雪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

    (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①、⑥自然段加点词语的意思。

      如醉如痴:

      任性妄为:

    2. (2) 短文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是 ____。
      A . 不快—亢奋—羞愧 B . 亢奋—不快—羞愧 C . 羞愧一亢奋一不快
    3. (3) 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是对母亲的 描写,从这个细节能体会到 
    4. (4)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母爱就像伞,把风雪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联系全文,母亲“把风雪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①母亲带着伞默默回家,②;“把晴朗留给儿女”具体表现是:①母亲雪中为“我”送伞,②

      ⑵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习作与表达。
  • 13.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曾陪伴在我们左右,温暖了我们成长的时光。这次,请你拿起笔写一位与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先想想她或他在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或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