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题目
  • 1. 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
    A . 南极冰川融化 B . 暴发泥石流 C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 . 天上云雨转换
  •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 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 . 矿泉水,河水 C . 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 D .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 4. 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集气瓶中均充满O2并盛有少量水)。关于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都是化合反应 B . 反应都需要点燃;都放出热量 C . 甲、乙、丙中水的作用完全一样 D . 实验现象:甲中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乙中产生白烟;丙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5. 透过现象看本质,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戴口罩不会阻隔氧气——氧分子体积很小 B . 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 结成冰的水不会流动——0℃以下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 .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
  • 6.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 . 从花园经过能闻到花香 B . 氧化汞受热分解 C .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 . 氧气在-218℃时变成淡蓝色固体
  • 7. (2020九上·凤山期末)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所示的粒子为阴离子 B . ②所示的粒子为钠原子 C . ③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 . ④为原子时x等于7
  • 8.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原子、离子都不显电性 C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9. 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H表示2个氢元素 B . NO2、O2、H2O2中均含有氧分子 C . Fe2+表示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Ne,Cu均可表示一种物质
  • 10. (2024九上·北海期末)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 D .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1.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三种 B .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C . N点对应的固体为纯净物 D . 0-t2min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
  • 12. (2023九上·潮南期末)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A . 未测值为3g B . 丙一定是催化剂 C .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 .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 1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 若用“”表示一个氮原子,则“”可表示
    2. (2) 测电笔中的氖气
    3. (3) 硫酸根离子
    4. (4) 氢氧化铜
  • 14.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1)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 (3)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4. (4) 将黑色氧化铜(CuO)装入试管中通入氨气(NH3)加热,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1. (1) 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物质序号)。
    3. (3) 一个C分子是由构成的。
    4. (4) 写出反应A+D→B+C的化学方程式:
  • 16. 如图A~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A~E共涉及到种元素。
    2. (2) A~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3. (3) A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7.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吸附池内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2. (2) 在处理过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并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3. (3) 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4. (4)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上分析: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②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A、B、C、D、E五种物质都是已学过的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B是一种黑色粉末,E在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反应条件略去)。

    1. (1) C的化学式是。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2. (2) 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如图装置制取常见气体,请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2. (2) 选用如图部分仪器和单孔橡皮塞(选填“能”或“不能”)完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理由是
    3. (3) 若用A、B和F组成气体发生装置,它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有 (填序号)。

      ①O2         ②CO2        ③H2

    4. (4) 若用G图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e”或“f”)端通入。
  • 20.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测定实验(实验4中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混合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3:蔗糖和水混合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4: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 (1) 【小组讨论】上述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填数字)。
    2. (2) 【基础回顾】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记录分析】实验4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下列图像中符合实验4容器中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4. (4) 【评价反思】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装置中进行。
    5. (5) 【拓展延伸】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 21. 在做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小梅取碳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30克,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25.6克。试计算:
    1. (1) 生成了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2. (2) 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