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要规范(2分)
  • 1. 请用楷体抄写以下句子,注意书写规范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李白《上李邕》节选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 2.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浪漫是什么?是在中国空间站拍shè____到的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长征”“神舟”那一个个耳熟能详、浪漫神mì____的名字;巨大的火箭冲破夜空,shùn____间点燃整个宇宙的激情;也是各种别出心cái____的技术应用和的探索精神。

    ㅤㅤ2023年,经过zhòu____夜不停地fèn____战,中国航天不断刷新历史。“嫦娥”奔月远古神话变现实,“神舟”升空千年梦想成真,“天宫”空间站已成太空新家园。

    ㅤㅤ2024年1月5日,中国航天开门红,“一箭四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永远在路上。

    1. (1)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2. (2) 下列选项中填入短文①处的成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豪迈不屈 B . 巧夺天工 C . 无私奉献 D . 威风凛凛
    3. (3) “红”字在字典里有多种意思。文中“开门红”中“红”的意思与下面句子中的“红”的意思一样的是( )
      A . 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事业博得满堂 B . 快过年了,工人们都期待年终分 C . 果园里的彤彤的苹果随风飘香,沁人心脾。 D . 讲好色故事,让红色经典永远流传。
    4. (4) 读一读,结合内容,选一选。

      ㅤㅤ( ),我们每个人都应像中国航天人那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尽一份力。

      A . 位卑未敢忘忧国 B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 . 万紫千红总是春 D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 (5) 读材料中第一自然段,关注加点字,体会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每个分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B . 每个分句内容相关,集中突出了浪漫的含义。 C . 几个分句排列叙述,只丰富了内容,但没有增强表达效果。 D . 几个分句排列叙述,充分表达了对中国航天的赞美。
    6. (6) “天宫课堂”是专门为青少年而开展的科普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你想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直播,你该如何说服老师支持你的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老师交流要做到有礼貌,态度诚恳,说明自己想法。 B . 统计要一起观看“天宫课堂”的人数,向老师施压。 C . 设想老师的担忧和疑虑,提前准备好应对的办法。 D . 努力向老师说清楚与同学一起观看“天宫课堂”的好处。
  • 3. 航天人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穿越时空,一同开启“诗画小悟”的创写吧。

    给诗配图

    (填序号)

    (1)古诗《浪淘沙》(其一)适合配图,文言文《伯牙鼓琴》适合配图(填序号)。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给上面插图配上最合适的诗句。

    (2)。——刘禹锡《浪淘沙》

    (3)。——《伯牙鼓琴》

    借助方法,理解诗文。

    (4)梳理

    理解的方法

    加点字词

    我选用的方法

    我的理解

    A.联系上下文

    B.查阅字典

    C.组词

    巍巍乎若太山

    B.查阅字典

    ①把粮食放在簸箕上下颤动,扬去尘土;

    ②上下颠动或震动;

    ③放垃圾的器具

     

    (5)运用上述方法我还知道“一日曝书画”中“曝”的意思是

    我会想,我会读。

    (6)阅读要注意从内容想开去。

    ①读《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我联想到成语故事,比喻 或乐曲高妙。

    ②《浪淘沙》诗人由黄河联想到,再联想到的故事,从而体会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三、阅读(35分)
  • 4. 课内阅读

    选文(一)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选文(二)

    ㅤㅤ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时间内天气的平均状态。地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但人类活动也是引发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城市化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及其他人为污染物,对全球气候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全球快速增温导致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上升、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增加、南北半球的年降水量越来越极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21世纪末的夏季,北冰洋可能会变成无冰状态。届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更大。

    (有所改编)

    1. (1) 读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让我体会到
    2. (2) 选文(一)(二)分别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请把这两个关键句在文中找出来。
    3. (3) 选文(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A . 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B . 人们随意毁坏地球的自然资源。 C . 地球非常无私,向人类贡献了各种资源。 D .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不要随意破坏。
    4. (4) 小宇想把选文(二)作为选文(一)观点的补充材料,你认为可以吗?请联系文本,说说理由,发表你的看法。
  • 5. 课外阅读

    鲨鱼翻转身体,卷土重来,正准备把采珠人一咬两断。说时迟,那时快,站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一下站立起来,手持匕首,直向鲨鱼冲去,准备展开肉搏。像往常一样,他那双黑色的眼睛冷漠、自信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镇静、刚毅,眉宇间的肌肉急速收缩。

    鲨鱼突然发现新的敌手。于是,它再次翻转身子,急速向尼摩艇长扑来。

    尼摩艇长当时的姿势,我现在仍记忆犹新。他蜷缩着身体蹲在海底,沉着地等候着鲨鱼的冲来。只见他机灵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捅进了鲨鱼的腹部。可是,这仅仅是人鲨搏斗的开始,恶战还在后面呢!

    鲨鱼发出了怒吼。它受伤了,血流如注。海水已经被染成了红色,变得模糊起来。直到水里闪过一道亮光,我才发现,勇敢的艇长正一手抓住鲨鱼的一根鳍,一手紧握匕首向鲨鱼奋力刺去。鲨鱼在拼命地挣扎,疯狂地搅动着海水,被鲨鱼搅成的旋涡差点把我掀倒。眼看着形势急转直下,艇长被掀翻在地,鲨鱼庞大的身躯压在了他的身上。鲨鱼朝艇长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嘴。幸亏尼德•兰手持钢叉,敏捷地扑向鲨鱼,刺中了鲨鱼的要害。海水被一大团鲜血染红,阵阵波涛翻滚。艇长终于站起身来,他走向采珠人,把他抱在自己的怀里,脚后跟用力一踩,便浮出了水面。

    我们三人也跟着浮出了水面。

    经过艇长和他助手有力的体外按摩,采珠者慢慢恢复了知觉。随后,尼摩艇长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珍珠,塞到采珠人的手中。

    按照艇长的示意,我们重又上了小艇,在水手们的帮助下,急忙卸掉头上沉重的铜盔。尼摩艇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尼德•兰:“兰师傅,谢谢!”

    ——《海底两万里》(节选)

    1. (1) 制作阅读卡:根据要求完成图表

      《海底两万里》阅读卡

      任务

      人物形象(两个词语或以上)

      动作

      摘录动作描写的词语(四个或以上):

       

      情节

      环境

      找出短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

      作者描写环境是为了

      读小说,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言行,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

    2. (2) 人物形象设计:结合文章内容,下面图片中,最贴近尼莫艇长形象的是( )

      A.A

      B.B

      C.C

      D.D

      选择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3. (3) 内容速览:如果我想要更了解《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下面两段文字,要选择哪个片段阅读?并说明理由。

      ㅤㅤ语段一:儒勒•凡尔纳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是科幻三部曲,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ㅤㅤ

      语段二:整部小说让读者随着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奇异景观。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我选择语段,因为

  • 6.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ㅤㅤ最近,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火爆全球。

    ChatGPT实质是由OpenAI训练的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功能强大:能根据对话问题将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能根据客户要求,准确完成自动翻译、创作小说和写新闻稿等任务;能理解“鸡兔同笼”数学题的题意,并按照正确的步骤,算出正确答案;能准确解释成语“洛阳纸贵”的含义;用户只需向ChatGPT提问,并描述具体的需求,ChatGPT就能生成逻辑通顺的答案,甚至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ㅤㅤChatGPT的出现,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选自澎湃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

    ㅤㅤ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阿里集团也推出中国版ChatGPT——钉钉个人版,积极探索未来的工作方式,打造出了“AI工具全家桶”。例如:

    1. (1) 根据[材料一],判断ChatGPT有哪些能力,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ChatGPT有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②ChatGPT有数理推算能力。

      ③ChatGPT有准确理解中国文化的能力。

      ④ChatGPT有生成地方方言的能力。

    2. (2) 根据[材料二],请选择下列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
      A . 科技将改变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式。 B . 科技发展将会使我们都成为大厨师。 C . 将来遇到任何困难,科技将帮我们解决。 D . 只要会聊天,你就会无所不能。
    3. (3) 阅读完材料,同学们中有以下不同意见,你持哪一种意见?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思考。

      ㅤㅤ科技发展虽然好,但是在新闻中看到,有些不法分子对ChatGPT恶意利用,我认为应该不要用ChatGPT。

      ㅤㅤChatGPT快速发展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提升了爸爸妈妈们的工作效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加快研究并大力推广使用ChatGPT.

四、习作(30分)
  • 7. 幸福的童年,多彩的生活,总有一些人或一些事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能忘怀。ㅤ
    1. (1) 任务一:写一次让你印象深刻的活动;
    2. (2) 任务二:放学铃声响过,热闹一天的校园渐渐安静,夕阳斜洒在校园一角,一个小小的身影独自坐在那里……请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一个虚构的故事,注意环境和人物描写。

      要求:①请你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②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