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听力与表达(认真听材料两遍,完成练习)(5分)
  • 1. 听力题
    1. (1) 故事中的大黄龙作恶多端,它都做了哪些坏事?(多选)(    )
      A . 呼风唤雨破坏庄稼 B . 吞云吐雾残害生灵 C . 发怒作恶 D . 强迫人们献上贡品
    2. (2) 请给大家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并说说你的理由。
二、积累与运用(25分)
  • 2.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书,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在书中,我认识了怒发冲冠的蔺相如、fù jīng qǐng zuì的廉颇、守岛的海防战士……他们是我精神的qǐ dí者;在书中,我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有身段shì yí的白鳖,有小巧líng lóng的松鼠……它们是人类的好伙伴;在书中,我见识了圆明园建筑的jīn bì huī huáng,享受了月夜给我带来的xián yì……真可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恩惠    理索当然   败(tuí)  谢(chóu) B . 平衡 震天动地 冽(lǐn) 隔(jiàn) C . 夜幕 不计其数 强(mián) 冤(wàng) D . 消毁 迎接不瑕 母(jiào) 妒(jì)
  • 4.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战争年代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过不上安稳的日子。

    ②我把妈妈新买的花瓶放安稳后,就去写作业了。

    B . ①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②记者对新鲜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洞察力。

    C . ①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

    ②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D . ①松鼠的窝,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②突然降温,去年买的羽绒服已经偏小,只能勉强穿一下了。

  • 5.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 .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 , 我们要做懂得感恩的人。(饮水思源) B . 东西好不好要大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直言不讳) C . 人活着要有理想,有作为,切不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D . 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 , 我们必将一事无成。(畏首畏尾)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洞里经常准备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B . 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外国,都是相互影响、联系、制约的。 C . 松鼠面容清秀、眼睛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讨人喜欢。 D . 圆明园内有武陵春色、蓬岛瑶台、平湖秋色等景物。
  • 7. 将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春花读到秋月,从旭日东升读到夕阳西沉。

    ②在日夜无声流转中,或悟人生道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③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心情因书时而大悲,时而微喜,一波三折,起伏不定。

    ④坚持读书,是生命中最好的习惯。

    A . ④①③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③②①
  • 8.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选择一个词语,用具体的情景描述词语的意思。

      足智多谋   处心积虑   得意忘形   举世闻名

    2. (2) 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

  • 9. 背诵与默写。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和发展无可限量;“,不拘一格降人材”是龚自珍对优秀杰出人物涌现的期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劝勉我们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面不倦息;“莫等闲,”激励我们趁着年少而奋发向上,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

三、综合性学习(5分)
  • 10. 新学期开始,王小明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公约》,可同学们却说里面有“霸王条款”,请你读一读该公约,指出不合理的条款,并改正。

    图书借阅公约

    一、要爱护图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

    二、借阅图书要登记,每人每次限惜阈一本。

    三、图书归还日期由管理员确定,让何时还就何时还。

    四、图书如果被损坏,借书人应照价赔偿。

    1. (1) 我认为该公约第条不合理,我会这样修改:
    2. (2) 为了使同学们从图书角读到更多更好的课外书,我还有一个金点子:
四、阅读与理解(35分)
  • 11.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②切切;虫叫声。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村南村北行人

      出门前望野田

    2. (2) 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展现的画面。
    3. (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寓情于景,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变化。 B . 诗歌首句通过描绘苍苍苍霜草和切切虫鸣,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富有生机的秋夜图景。 C . “村南村北行人绝”一句描绘了村庄空寂无声的景象,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 D . “独出门前望野田”是诗歌的过渡,诗人将视野由村庄转向田野,景物的氛围也随之变化。
  • 12. 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2023年11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01星,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海洋中海水的颜色进行观测,从而反演海洋水体成分,可满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和气象等行业的应用,助力海洋环境保护,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从太空看地球,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被蓝色的海洋占据。中的水有十三亿五千万立方千来,是地球总水量的97%。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就是因为海洋的那片蓝色。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海洋正常运转保证了地球的气候、温度等环境的稳定。

    然而近几十年,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对海洋造成了污染。工业污染物排放、生活垃圾污染、过度捕捞等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

    【材料二】海洋塑料污染是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在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下,逐渐破碎形成微塑料,并吸附重金属、酸碱和有机污染物,被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摄食后进入海洋生物链,影响所有的海洋生物,破坏整体的海洋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害人类。

    【材料三】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

    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其间共有57个人

    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1. (1) 读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只会破坏整体的海洋生态环境。 B . 太空看海洋主要通过卫星来观测海洋水体的颜色。 C . “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句子中的“仅”删掉后,意思不会改变。 D . 从【材料三】中的统计图可知,使用塑料袋的人最多。
    2. (2) 【材料一】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塑料垃圾是如何污染海洋的?结合【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污染过程。
    4. (4) 结合材料,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保护海洋。
  • 13. 水墨菱塘(节选)

    ①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热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长满菱塘,拼得密密匝匝的。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开两三块菱盘,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②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菲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③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多的街头,摊摊担担,一堆堆滥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④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满口生津,齿颊留芳……

    1. (1) 选文第一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菱塘的特点。
    2. (2) 选文以“水墨菱塘”为题,借助这一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之情。
    3. (3) 选文的结尾和下列哪个结尾的写法最接近?两者的共同点在哪里?

      ①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②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14. 备份英雄(节选)

    ①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有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无愧“英雄”称号的人,他就是邓清明。

    ②1998年,邓清明等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③2010年,他以出色的表现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备份航天员。遗憾的是,最后他,落选了,没能飞天。“神九”发射后,他默默地在地面上,一手捧着手册,一手拿着笔,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仔仔细细地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钩

    ④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在备战的三年里,他完成了和正式航天员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实验中,他和另一名航天员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

    ⑤发射前一天,总指挥正式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听定,邓清明住了,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他转过身紧紧地抱住了景海鹏,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是邓清明挂在书房里的一幅字。做过四次备份航天员的他已经56岁了,但他依旧牢记着“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的庄严宣誓,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他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决不能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注]2022年11月29日,邓清明正式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

    1. (1) 阅读短文,简要概括短文围绕邓清明写了哪几件事。
    2. (2) 短文第③段和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邓清明的描写,从中体会到他是一个的人。
    3. (3) 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写文中画波浪线处邓清明的内心想法。
    4. (4) 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有一种航天精神叫邓清明。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航天精神?请你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
五、书写与表达(25分)
  • 15. 习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山河广阔壮丽。经典的书籍是一道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父母深情的爱是一道风景,辛勤付出的身影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动容。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用学过的方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