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三)

更新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香洲期末) 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认为,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此观点肯定美国内战( )
    A . 消除了种族歧视 B .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 缓和了国内矛盾 D .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2. (2023九上·深圳月考) 1824年,西班牙在《阿亚库巧投降书》 中承诺,该国驻秘鲁军队的防地,包括防地中的弹药库、工厂、军用仓库将全部交给解放武装力量。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中 D . 万隆会议召开期间
  • 3. (2024·阿坝模拟)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所示的单元主题应是(  )
    A . 走向近代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两次工业革命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4. (2023九上·古冶期末)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工厂工人的数目”的变化说明( )
    A . 工业革命促进了俄国的城镇化发展 B .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C . 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清除了俄国农奴制残余
  • 5. (2023九上·古冶期末)  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在19世纪后半叶以当时所不能比拟的速度突飞猛进: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美国内战( )
    A . 发生历史背景 B . 开始的具体标志 C . 发展的有利条件 D . 带来的巨大影响
  • 6. (2023九上·句容期末)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 止分裂。” 由此判断,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 . 建立君主立宪制 B . 维护国家统一 C . 废除黑人奴隶制 D . 推翻殖民统治
  • 7. (2023九上·路南期末) 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对曾经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走俄国人的路”曾经被一些落后国家的革命者和革命政党看作争取民族解放、追求非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有效路径。由此可见,十月革命( )
    A .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转变 B . 保证了俄国人民的利益和地位 C . 促使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D . 加速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 8. (2022·西城一模) 到1820年,“他已经从西班牙统治下解放了十八个省份,把以前的由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的地区、委内瑞拉特别行政区和基多共和国合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自己担任共和国第一任军队总司令”。文中的“他”是指(    )
    A . 卡德纳斯 B . 甘地 C . 扎格鲁尔 D . 玻利瓦尔
  • 9. (2023九上·香洲期末) 19 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科学家们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体现了( )
    A . 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 . 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 .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 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 10. (2023九上·古冶期末)  为了战胜对手,东西方各国的军事科学技术在战时得到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先进武器,如原子弹、雷达、航空母舰等。随着战争的结束,战时蓬勃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军事科技和工业大批转入民用,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应运而生。这表明( )
    A . 科技战成为二战的主要战争形态 B . 科技革命催生了战争的爆发 C .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飞速发展 D . 科技的发展使战争更加残酷
  • 11. (2023九上·古冶期末)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工业集中促进了人口的集中,工厂周围形成了村镇。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恩格斯认为( )
    A .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 . 工业化促进人口增加 C . 工业化造成环境问题 D . 城市化带动生活方式变化
  • 12. (2022九上·河北期中) (1分)[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  )
    A . 技术进步使电灯越来越好用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 C . 总统等国家领导的推广和扶持 D . 广告大力宣传电灯的优点
  • 13. (2023九上·樊城期中) 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发明 B . 电子计算的出现 C . 内燃机的发明 D . 火车的问世
  • 14. (2023九上·腾冲期中)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下列同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3九上·长沙期末) 20 世纪 20 年代是美国和世界面临最大挑战的年代之一,这段时期充满了动荡和变革,法国称其 为“疯狂年代 ”,德国称其为“黄金 20 年代 ”,美国称其为“咆哮的 20 年代 ”。在这个特殊的 20 年代,人们之所以能享受辉煌,根本原因在于( )
    A . 经济的繁荣 B . 战争的结束 C . 国家干预经济 D . 经济全球化
  • 16. (2024·吉林模拟)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一年后,却出现了“无产阶级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结合”的局面。带来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 反革命暴动被平定 B . 布尔什维克党内的整风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 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 17. (2023九上·双流期末) 有人指出:“这两次战争(一战和二战)之间还有更加深刻的联系。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地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该观点强调(   )
    A . 德国不应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 B . 《凡尔赛和约》为二战爆发埋下祸根 C . 经济危机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具有公正性
  • 18. (2023九上·双流期末)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二世称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空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为此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   )
    A . 三国协约 B . 反法联盟 C . 三国同盟 D . 轴心集团
  • 19. (2023九上·双流期末) 列宁曾对某一政策作出总结:“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战争基本结束后继续强化这些政策,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对此列宁采取的纠正措施是(   )
    A .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 . 取消了自由贸易 D . 生活必需品归国家统一
  • 20. (2023九上·双流期末) 如图的漫画《坚决反对》,以美国总统麦金莱形象设计的山姆大叔,脚踩中国版图,对列强们说:“先生们,你们尽可能分割这张地图,但请记住我站的位置,不能分进你们的势力范围。”这幅漫画能够反映一战后(   )

    A . 中国被列强共同支配 B . 尊重中国主权完整 C . 欧洲地区的国际秩序 D . 美国保护中国利益
  • 21. (2023九上·丰润期末) 1920年至1922年瞿秋白在俄国工作和生活,他曾描述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黑面包是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这一情景的出现是由于(   )
    A .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 . 苏联模式的形成
  • 22. (2024·阿坝模拟)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和美国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但是第二战场迟迟未能开辟.其主要原因(  )
    A . 美、英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B . 英、美希望削弱苏联而采取观望态度
    C . 苏联抗战不力 D . 德意在欧洲处于战略进攻态势
  • 23. (2023九上·句容期末) 1935 年后,罗斯福总统愈发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主导的复兴计划上, 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 . 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 . 动摇了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 C . 威胁美国联邦制的正常运转 D . 凸显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24. (2022九上·运城期末) 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  ) 
    ①1921年华盛顿会议 
    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 
    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 
    ④1955年亚非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3九上·永康月考)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第二次改革对美国而言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 .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 .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 . 极大地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3九上·雁塔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义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这场战争结束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国两制局面,最终消除了自由劳动与强制劳动制度的对立。是对半个世纪以来“州权至上”论的致命打击,体现了这一时期遍及西方的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和意大利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美国是维护国家统一。300多万奴隶成为自由劳动者以后,给美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张跃发、景晓强《近代文明史》

    材料三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法令》”颁布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显著成就。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次技术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27. (2023九上·句容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把热变成机械运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 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 18 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 杠杆。 ……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 坦》

    材料二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 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 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 命》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哪一创新成果使“热变成机械运动” 的?列出“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 街头上去”指的是工业革命的哪一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原因。
    3. (3) 综上所述,概述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 28. (2023九上·株洲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奠定基础”、“制度确立”、“巩固扩展”、“政策调整”等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也有种种的阻力。

    【材料二】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在20世纪30年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后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三】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提到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有杰出人物的推动,其中“巩固扩展”阶段美国和俄国的杰出人物分别是指谁?
    2. (2) 材料二中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别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暂时退却”与什么事件有关?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