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 1. 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B . 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 . 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D . 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
  • 2. 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H3PO2属于三元酸 B . NaH2PO2属于正盐 C . H3PO2与NaOH反应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电解质 D . 溶液中NaH2PO2的电离方程式:
  • 3. (2022高二下·玉门期中)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 .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 .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 . pH=12的溶液中:K+、Na+ C . c(Fe2+)=1mol/L的溶液中:K+ D .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 5.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 . 此过程中电子从 Fe 移向 Cu,铁铆钉发生还原反应 C . 此过程中铜会被腐蚀,发生氧化反应 D . 此过程中铁做负极,被氧化
  • 6.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B . 常温时,AgCl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D .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 7.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关于100mL1mol/L的Fe2(SO4)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2NA B . 溶液中阳离子数目为0.2NA C . 加Na2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3+2Fe3+=Fe2(CO3)3 D . Fe2(SO4)3溶液可用于止血
  • 8. (2021·湖北) Na2Cr2O7的酸性水溶液随着H+浓度的增大会转化为CrO3。电解法制备Cr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时只允许H+通过离子交换膜 B . 生成O2和H2的质量比为8∶1 C .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区溶液OH-的浓度增大 D . CrO3的生成反应为:Cr2O +2H+=2CrO3+H2O
  • 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C .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Ba2++2OH-=BaSO4↓+2H2O D .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Fe+4H++=Fe3++NO↑+2H2O
  • 10. (2022·北京市)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由海水制取蒸馏水

    萃取碘水中的碘

    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制取无水固体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Al-Ag2O电池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子由Al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Ag2O/Ag电极 B . 电池负极附近溶液pH下降 C . 溶液中OH向Al电极移动 D . Al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
  • 12. 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研究目的

    密闭容器中,压强对反应:2SO2(g)+O2(g)2SO3(g)的影响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温度对反应:N2(g)+3H2(g)2NH3(g) ΔH<0的影响

    等质量Na、K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增大CO2浓度,对已达平衡的反应:CO(g)+H2O(g)CO2(g)+H2(g)的影响

    示意图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俄罗斯用“质子—M”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光线”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用的运载火箭使用的是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的高能低温推进剂,反应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molH2(g)与1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B . 一定条件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 C . 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O2(l)=2H2O(g)△H=-483.6kJ/mol D . H2O(g)变成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 14. 25℃下,向20 mL 0.1 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有关粒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A属于强酸 B . c(HA-)/c(H2A)随着V[NaOH(aq)]的增大而减小 C . 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A-)+c(A2-)+c(H2A)=0.1mol/L D . 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HA-)>c(H+)>c(A2-)>c(OH-)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15.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黑木耳中的含铁量较高,为检验和测定干黑木耳样品中的铁元素,设计实验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铁元素的检验

    1. (1)

      Ⅰ.铁元素的检验

      “操作”是指。上述流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漏斗,还有下图中的(填写仪器名称)。

    2. (2) 取待测液少许,滴加K3[Fe(CN)6]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待测液少许,滴加(填化学式)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可得出结论(填字母序号)。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b.待测液中一定含Fe2+和Fe3+ 

    3. (3) Ⅱ.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利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干黑木耳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

      步骤Ⅰ:取10.00mL待测液,加入过量铜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溶液,用0.002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20mL。

      ①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的标志是

      ②黑木耳中铁的含量为mg/100g(即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
  • 16. CoC2O4是制备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 , 含少量Fe2O3、Al2O3、MnO、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为了加快“碱浸”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写一种即可)。“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钴浸出”过程中Co3+转化为Co2+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除杂1”过程中,在40~50℃加入H2O2 , 写出加入H2O2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4. (4) “除杂2”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10-5mol/L,则滤液中c(Mg2+)为[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 =1.05×10-10]。
    5. (5) 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经过萃取可除去Mn2+ , 需控制溶液的pH范围是____(填字母)。

      A . 1.0~2.0 B . 2.0~3.0 C . 3.0~3.5
  • 17. 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25℃)

      Ka = 1.8×105

      Ka=4.3×1010

      Ka1=5.0×107 Ka2=5.6×1011

      ①常温下,pH相同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CN C.Na2CO3 , 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编号)。

      ②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室温下,-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

    2. (2) 室温下,用0.100 mol/L盐酸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 的某氨水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盐酸的体积)。

      ① 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② 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3·H2O)-c(NH4+)=(用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表示)。

  • 18. 二氧化碳、甲烷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它们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变暖,因此,对二氧化碳、甲烷的高效利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下列反应

      ①CH4(g)+H2O(g)CO(g)+3H2(g) △H1

      ②CO(g)+H2O(g)CO2(g)+H2(g) △H2

      则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CH4(g)+CO2(g)2CO(g)+2H2(g)△H3=

    2. (2)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H4(g)+CO2(g)2CO(g)+2H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
      A .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B . c(CH4):c(CO2):c(CO):c(H2)=1:1:2:2 C .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D .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E . 单位时间内断裂C-H键和形成H-H键的数目之比为2:1
    3. (3) 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4. (4) T℃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CH4和CO2各1mol,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气态物质分压=总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时间/min

      0

      10

      20

      30

      50

      60

      总压/kPa

      100

      118

      132

      141

      148

      148

      ①在0~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kPa/min。

      ②若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CH4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四、计算题(共12分)
  • 19. 已知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1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1. (1) 计算H2S的平衡转化率a= (写出计算过程)。
    2. (2) 计算浓度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