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密度约为 B . 围场县冬季最低气温约为0℃ C . 初中生的课桌高约为7.5dm D . 人在安静时脉搏大约每秒跳动70次
  • 2.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春天微风拂面 B . 盛夏花香袭人 C . 深秋落叶纷飞 D . 严冬大雪漫天
  • 3. (2018八上·深圳期中)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D .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演奏二胡时手指按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 . 蝴蝶的翅膀1min振动300次,人耳不能够听到 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人耳处防止噪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 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 6.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融化——凝固(放热) B . 雾生成——液化(放热) C . 露产生——汽化(吸热) D . 霜形成——升华(放热)
  • 7. 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给居民送包裹,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B . 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是运动的 C . 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 8. 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钻石 B . 水母 C . 太阳 D . 发光的电灯
  • 9. 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 . 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 C .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D .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 10. (2023八上·榆树月考) 关于测量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出现误差,说明测量时一定出了差错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完全可以避免误差 C .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是可以减小误差的 D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 11.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的是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不断缩短,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B . 光屏和蜡烛不动,小孔靠近蜡烛,烛焰的像变大 C . 蜡烛和小孔不动,光屏靠近小孔,烛焰的像变大 D . 只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像的形状将变为三角形
  • 12. (2015八上·沙市期中)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 . 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 . 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 . 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 13. 一块冰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的(  )
    A . 形状不同 B . 状态不同 C . 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D .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 14.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 D . 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 15. (2017·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 16. 中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磨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 . “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 . “金石可镂”,雕刻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 . “滴水成冰”,水结冰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 17. 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2s末,乙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 . 前2s内,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在向东运动 D . 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18. 对于密度的定义式 , 小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 . 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
  • 19. 小明了解到人眼看到的很多景象是虚像,在以下四个选项当中属于虚像的是(    )
    A . “海市蜃楼”奇观 B . 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C . 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清晰亮斑 D .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 20.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密度最小 B .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 .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 . 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22.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够传递,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古筝演奏时分别拨动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的声音。
  • 23. 身高为1.6m的某中学生,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镜中的像距镜面;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距他;若仅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50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 24. (2021八上·巴南期中)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体温测量也是常态化。某人将读数为37.5℃的体温计未经甩动,直接用来测量两个人的体温。若先后测量的这两个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6℃和38.1℃,则体温计的两次读数分别为℃和℃。
  • 25. (2020八上·河北期末) 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喜爱,行驶时若以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的;出于安全考虑,平衡车限速15km/h,“15km/h”是指平衡车安全行驶过程中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以该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3km,用时h。
  • 26. 当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该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含大量有毒有害的空气物质温度(选填“较高”或“较低”),大量集聚在房间的(选填“上方”或“下方”)。
  • 27.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是入射光线,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折射角的大小是

  • 28. 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56g、120g,体积分别为 ,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是实心球,该材料的密度是,另一个金属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三、作图与实验题
  • 29. 在图甲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在图乙中画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30.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 (1) 如图甲安装此装置时应(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进行,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2. (2) 由图乙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 (3) 图丙和丁是小明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丙/丁);
    4. (4) 如图戊所示,是a、b两个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及实验过程,可知:①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升高/降低/不变);

      ②a小组所用的水的质量比b小组的(多/少);

    5. (5)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和开水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在人的皮肤表面(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热”或“放热”)将导致皮肤严重烫伤,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 31. 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将此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 (2) 如图乙所示,若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在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cm,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cm,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选填“小”或“大”)些;
    3. (3) 如图乙所示,若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此时应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 (4) 如图乙所示,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尽可能靠近烛焰,并挡住烛焰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
      A . 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B . 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C . 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 . 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 32. 小明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左盘偏高,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右)调;
    2. (2) 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4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g,液体的体积为 , 液体的密度为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液体密度会(偏大/偏小),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把实验步骤顺序更改为。(填序号)

四、计算题
  • 33. 如图所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首次环球飞行时,途径我国重庆和南京两个城市,此行的重要目的是传播新能源概念。该机从重庆飞往南京的航程约为1260km,用时17.5h。为降低飞行时的能消托,该机选用了新型轻质材料。找来面积为1m2、厚度为1mm的新型材料样品,测得其质为250g。求:

    1. (1) 该飞机的飞行速度;
    2. (2) 新型轻质材料的密度。
  • 34. 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帮他做如下计算,一个容积为0.18m3的水缸并盛满水,则缸中(ρ=1.0×103kg/m3ρ=0.9×103kg/m3

    1. (1) 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
    3. (3) 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
    4. (4) 说明缸被冻裂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