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 1. 听短文《神秘的金星》,完成练习。
    1. (1) 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金星只能在前出现在东方天空,或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它各处温度都高达465-485度,基本没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2.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金星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金星上的太阳是东升西落。

      ②金星表面浓密的大气强烈地反射阳光,使它成为全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

      ③金星上的实际环境与人们的推测完全不一样,所以,人们说它和地球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

  • 2. 读拼音,写字调。注意笔画规范、字体工整。

    临行前,妈妈fēn fù我:“记得你yǔn nuò我的话,做人做事都不可lǎn duò,过分追求xián yì的生活只会消磨你进取的斗志。”

  • 3. 我能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 (1) 他(bā  pā)在桌子上把那小摆件仔细地看了又看。
    2. (2) “默而(shí  zhì)之,学而不厌.(huǐ  huì)人不倦。”小红站在妈妈面前,一字不(là  luò)地把今天刚学的句子背给她听。
  • 4.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飘浮    躁声    喋喋不休 B . 亲密    爆发    不记其数 C . 箩筐    博物馆    应接不暇 D . 烦琐    荧火虫    哀鸿遍野
  • 5.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和(    )
    A . 对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大多不懂得谦虚。 B . 战争使这个国家家破人亡 , 人民流离失所。 C . 瘦弱的她举起了这么重的东西,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D . 陆游处心积虑地想收复失地。
  • 6. 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 (1) 根据广州塔的资料图,用上两种恰当的说明方法,将句子补充完整。

      “五一”期间,我们一家来到广州塔下,抬头向上望:“啊,这座塔可真高啊!”妈妈说:“是啊,”爸爸说:“的确很高,

    2. (2) 仿照例子,把画面写具体。

      例:清晨,山谷里升起了云雾。→清晨,浓浓的云雾从山谷里升起来,白白的,柔柔的,像一条带子,轻飘飘地绕着大山,不断地向上升腾。远处的村庄是怎么也看不清楚的,只听见公鸡“哩瑕”的打鸣声和小鸟“啾啾”的鸣叫声,沉睡了一夜的村庄开始醒了。

      鱼缸里,有几条金鱼在游动。→

    3. (3) 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

      ②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因此,读书必须有选择。

      ④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损害。

      ⑤而且能帮助我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生活。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③①⑤②④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②①⑤④③
  • 7. 连一连,再根据情境填空。
    1. (1) 连线。

      西塞山前白鹭飞        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带雨晚来急        桃花流水鳜鱼肥

      半亩方塘一鉴开        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        天光云影共徘徊

    2. (2) 小刚发现妹妹在读书时有不懂装懂的现象,他教育妹妹:“”妹妹听了点点头,问道:“当我遇到困惑的时候,当我想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小刚想了想,指着书架上一排排的书说:“答案就在这里,因为”【填序号】

      A.问梁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 (3) 唐代诗人林杰借用民间故事《》创作了诗歌《乞巧》,后人也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特种邮票(如下图),其中第枚邮票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喜鹊的帮助下,于每年农历相会时的情景。根据我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我能给这枚邮票取个标题《》。为了纪念他俩的相会,人们还把这一天定为了七夕节,《乞巧》这首诗就描写了古代少女们在当晚最盛行的一种民间活动: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 8.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我长得不好看,嘴脸和老鼠差不多,耳朵很小,尾巴极短。我的身体肥胖但强壮,头部和颈部有向后弯曲的鬃毛,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中空的刺,有的刺尖还生有倒钩,像既坚硬又锐利的箭矢。我的尾端还有数十根硬毛,顶部膨大,形状好像一组“小铃铛”。走路的时候,这些“小铃铛”互相撞击,会发出响亮清脆的“咔嗒咔嗒”的声音。

    ②当遇到敌害时,我会迅速将身上的硬刺竖起来,并使它们不停地抖动,发出“刷刷”的响声。当“敌人”看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吓得赶快逃跑。如果它们不听我的警告,我就只好不客气地展开反攻,用身上的硬刺刺它们。如果“敌人”被刺中,刺毛就会留在它们肌肉里,让它们疼痛难忍。所以,一般的动物都不敢轻易惹我,即使在猛虎面前,我也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对手呢!

    ③我们家族约有20多个品种,成员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主要通过改造其他动物的旧巢穴来建立自己的家。我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内睡觉,晚上出来觅食。

    ④告诉你一个秘密,虽然我的名字里有“猪”,但是我与猪的亲缘关系甚远,我们可不是一个家族的,老鼠才是我的近亲呢!另外,还告诉你一点,我特别喜欢吃动物的骨头哦!

    【材料二】豪猪又叫箭猪,体型肥大,最大者长达70厘米以上;头小,眼小,四肢粗短头部与尾部生有长而硬的林刺,有保护御敌作用,最长的可达35厘米;头骨较细小,鼻腔却极膨大;有20枚首根很浅的牙齿,喜食动物骨头。豪猪每窝产崽数量比较少,60%都是一窝生1只。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豪猪身上的硬刺有威吓敌人保护自己的作用。 B . 豪猪昼伏夜出,主要通过改造其他动物的旧巢穴来建立自己的家。 C . 豪猪家族品种众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省份。 D . 豪猪与“猪”的亲缘关系并不大,它和老鼠才是近亲。
    2. (2) 豪猪又名。读完两则材料后,我知道了这个称呼是因为
    3. (3) 材料一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4. (4) 材料二中的画线部分对应着材料一中第自然段的内容,这两处都在描写豪猪的。相比较,我更喜欢(材料一 材料二)【请选择】的语言风格,

      因为

    5. (5) 材料一第②③④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关于豪猪的三个要点,分别是:
  • 9. 阅读短文《你在伞里吗》,回答问题。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肾。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湿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用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女儿也受我所累,有时连一个微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离我们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了些。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被地紧紧抱在胸前的纸袋:“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2) 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妈妈;女儿虽然几乎,但两次都响亮而干脆地回答“在”,可以看出这一个的女儿。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的场景。以下对这个场景中相关细节体会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那满足的眼神”写出了女儿知道妈妈挣钱的艰辛和家庭的困难,因此对于妈妈能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格外珍惜。

      B.“让我几乎不敢面对”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委屈了孩子,心里很愧疚。

      C.女儿“小心翼翼地嚼”是因为薯条数量不多,担心一下子就吃光了。

      D.“满足”是因为女儿对肯德基一直保持着向往和好奇,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

    4. (4) 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字“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5. (5) 本文的结尾写“我”流泪了,联系上文,说说“我”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三、习作(35分)
  • 10.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人们的生活将会索然无味。你一定阅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注意: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